要选择人生片段,要塑造人物,甚至还要挖掘出人物最核心的本质,在诸多的争议漩涡中(毕竟苹果用户、同事、雇员、家人、朋友都有不同的立场和关注点,本来就有不同的看法;何况乔布斯的妻女以及前女友之间,新老同事之间,曾经的合作者变成后来的竞争者,自然也存在着各种利益矛盾,这些更难免有冲突),利用那些具体的“言辞”(我认为是不可篡改的),把它们集聚在有限的时空背景里,让它们发生冲突或者引起共鸣,带领我们去探讨一个真实的乔布斯,一个绝对的乔布斯。
对于乔布斯,我们可能有个疑惑,正如乔布斯最好的哥们,最初的合伙人,苹果的另一创始人,亲手造出苹果电脑的工程师沃兹,他也质疑乔布斯:你不会写代码,不是工程师,也不是设计师,你甚至连拿锤子钉钉子都不会。电路板是我造的,图形界面是从施乐帕克研究中心偷的,杰夫•拉斯金才是Mac团队的领导,后来你把人家从自己项目中踢出去了,所有一切都是……就连这个机箱还是别人设计的,到底为什么,我每天看到都是“史蒂夫•乔布斯是个天才”,你究竟做了什么?乔布斯的回答是:我摆弄乐团,而你是不错的音乐家,就坐那儿,你是那一排最棒的。很明显,他是这样这样看待自己的:乐团指挥。之前,他跟沃兹提到过:有次我在坦格伍德音乐节上见到小泽征尔,特立独行的指挥,对技艺和细节的把握精准得邪乎。我问他指挥的工作究竟有哪些是节拍器做不了的,出人意料,他说:“音乐家演奏乐器,而我摆弄乐团。”因为这样看待自己,所以他对待别人就显得很苛刻,准确说,正如电影展示的那样“薄情寡义”。而我们如果把他当成摆弄乐团的指挥,把他理解成一个眼里只有舞台下摆弄乐器的“机器”,没有任何值得仰望“人”或平视的“朋友”;把他理解为一名艺术家,只在乎挑战自己的境界,创造最美好的作品,而根本不用考虑取悦受众。我认为这样才最直接,最准确的理解。这样的理解可能不真实,但是就电影而言,就现实他获得的评价,和取得的成就而言,最能够将一切关系理顺,将一些疑惑解开,是最合乎逻辑的。下面是我的证明过程。
首先,我们先来看他对自己的同事,他只是把他们当作“指挥下的机器”,一切都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实现自己需要的那种效果。在第一次发布会上出了状况,原来乔布斯的计划就是要造成“轰动”效应,跟他之前拍苹果广告一样富有吸引力和号召力。但是有几个问题,一个是电脑居然崩溃了,就因为乔布斯想要的“语言演示”导致的。之前负责这一项目的工程师安迪就对他说“演示不稳定”,但是乔布斯丝毫不顾。直到就要开始了,终于出了问题。尽管这本来不过就是整个发布会2个小时中20分钟的事,之前也没有宣传过语音软件。在乔安娜和安迪都劝乔布斯放弃,但是乔布斯坚决就是要发布。他甚至威胁,如果失败,就要在发布会上指出这失败的部分是安迪做的。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偷偷地将演示电脑的128内存换成512内存,也许这跟商业道德有亏,但是乔布斯要的就是那个效果,用他的话说:因为好莱坞,他们把电脑演的那么吓人。所以,它必须得说“你好”。第二个是他要整个演示场地都“黑透”,连逃生口的标志灯,他也要灭了。当然,这可以让现场效果更加震撼些。他催促另一个安迪(一个女助理)。安迪反应:物业和消防局谈过了,他们绝不同意我们把出口标志灯关掉。而且即使乔布斯愿意承担罚款,但是消防局的态度就是会闯进来赶走所有人。很明显,安迪已经够尽心尽力去实现乔布斯的要求,但是很明显这是不符合法律规定,也不符合与会者的安全需要。但是,乔布斯态度依然强硬,他说:如果真发生火灾,大家都往没有指示灯的出口跑,对于活下来的人来说就太有意义了。对没活下来的人说,意义小点儿,不过还是很爽的。听着,我……我要全黑,黑的透透的。把出口灯灭了,不用告诉我是怎么灭的。很明显,这就是“不择手段”了,纯粹就是为了“效果好看点”,他就要超越法律!第三件事,更加重要,也更加荒唐。乔布斯想要发布产品的预期:前3个月100万台销量,之后每月2万台销量。但是负责销售乔安娜警告他不能期望如此之高,因为乔布斯之前为了实现自己的那些要求“支持了菜单、视窗、点击和高分辨图像运行”,用摩托罗拉68000的芯片替换了6809,让成本从1500美元上升到2500美元。这样的价格太高了,超乎很多用户的能力。但是,乔布斯还是不依不饶,坚持质量和价格,必须让消费者二选一。不过,客观事实是不会考虑乔布斯的期望的,最终苹果公司这款人性化产品在发行当月仅售出3万5千台,因为Mac的失败,乔布斯被赶出苹果。
其次,我们可以从合作伙伴方面来看他如何对人。约翰•斯卡利本来是乔布斯拉拢入伙,并担任苹果CEO的,乔布斯相信他站在自己一边,但是因为Mac的失利,让斯卡利站在董事会的一边,通过董事会决议把乔布斯这个创始人踢出苹果。他们的对话,看起来没有多少冲突,包括最后的“和解”,但是很明显,斯卡利的“背叛”,问题很明显也在于乔布斯自身。他希望斯卡利是自己操纵的一个傀儡,他甚至提出:我想让你一次就把他们(董事会成员)从窗户踢出去…… 只要是最近的(窗户)就行。我们知道这明显是不可能的,所以斯卡利只能踢乔布斯了。比斯卡利更重要的是沃兹,他是乔布斯最重要的“哥们”,毕竟他们是一起创业的,而且一开始的时候,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知道苹果更多依靠沃兹的脑袋贡献技术,而不是乔布斯的脑袋提供想法。乔布斯也非常重视沃兹,他总是把第一见面安排给他,总是愿意听他骂自己,批评自己的商品。甚至,当斯卡利要开除沃兹,乔布斯还是保住了他,给了他豁免权。但是,就算在专访中,他说乔布斯为人傲慢无礼,尖酸刻薄。就算是当面说:“史蒂夫是个混蛋”。你的产品好过你的人品。乔布斯也照单全收。不过,乔布斯却不会接受沃兹的意见,比如在Mac发布会上向苹果Ⅱ的工程师团队致谢。很明显苹果公司有多支团队在开发产品,而因为苹果Ⅱ团队没有得到公司重视,所以士气低落。按照沃兹的角度,他认为得在发布会上鼓励一下大家。但是乔布斯却认为:我不想侮辱沃兹,我只是觉得在这个时间点,回顾过去非常不妥。沃兹为什么要来发布会向乔布斯提出请求,那是因为他后面有一大帮工程师跟着自己工作,乔布斯没有答应,那么沃兹如何面对那帮工程师?所以,居功自重的沃兹,认为乔布斯从来没有尊重过自己。甚至,他觉得乔布斯给自己“豁免权”(免死金牌)对自己也是侮辱,凭什么你来给我。总之,我们可以说,乔布斯在自己心目中对这些朋友、搭档是仁至义尽,但其实他完全没有考虑他们的立场,也没有考虑如何去尊重他们,完全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这些搭档,在他而言,也只是自己指挥下的音乐家,不过是前一排,最棒的,重要的音乐家而已。也许在他的理解中,作为指挥家与其他音乐家都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能而已。但是没有一个音乐家能够接受这样的“不尊重”。
最后,我们来看看他怎么对待自己的亲人。电影很特别的,却没有出现任何乔布斯在法律的“亲人”,也没有出现任何“现任妻子”或者“情人”。而是选择了乔布斯的前女友克里斯安,以及他和克里斯安生下的女儿丽萨,甚至还有他的亲生父亲。也许从关系最远的生父说起,更清楚。片中,乔布斯和斯卡利约谈就在生父的餐厅(当然,这完全只是为了符合“三一律”),斯卡利认为他应该告诉生父,乔布斯说:说了他大概就会找个什么理由来告我吧。也就是说,乔布斯不希望他跟自己要钱,找自己麻烦。会吗?会的。正如片中展示的,乔布斯的前女友,她还年轻,虽然带着孩子,生活艰难,想申请救助金。但是知道乔布斯发达了,公司市值几个亿,她就找上门了。而且每次都是诉苦,她病了,要找牙医,要治疗鼻窦炎。每次谈话结果,都是乔布斯答应给一张支票。而结果如何?按照乔布斯对丽萨说的,乔布斯花钱只是为了女儿有一个家,可是房子却被卖了,而且花的很不值得(我给她买了栋40万美金的房子,现在房价翻了一倍,她为了两块魔法石和一碗汤就卖了,她用卖房子的钱去欧洲旅游了……她花了一堆钱买古董,然后卖就卖个零头。她花的是我给你的钱)。不管如何,按照我们的想法,该跟这个为自己生下孩子的母亲,谈点感情吧。但是,乔布斯非常冷漠,甚至很明显他更在乎自己的“钱”。也许当年乔布斯年轻无知,只是贪图克里斯安美丽,但是现在的乔布斯自然无法接受这样一个“像寄生虫一样活着的蠢女人”,所以他根本就不跟她谈感情。从一开始就对所谓的“基因验亲”采取回避的态度(化验结果说乔布斯有94.1%的几率可能是亲生父亲,乔布斯就根据血液化验的数据结果做了个运算,然后向《时代杂志》称:整个美国28%的男性都有可能是孩子的父亲)。这当然过分了,所以引起了克里斯安的愤怒,甚至丽萨成年后也对此相当愤怒。
不过,对于丽萨,很明显乔布斯还是有着更多的慈父胸怀。也许对自己的子女,他才能够放下所有的利益,去展现自己的爱。他最终承认他的计算机名字叫丽萨,就是为了女儿起的。他尽管和女儿有冲突,但是他愿意为了女儿放弃发布会,来求得女儿的谅解,和维持父女的感情。甚至他看到女儿身上戴着的随身听,还当场提出要给女儿设计出更加小巧精致的随时听(我要把音乐装到你口袋里去,成百上千首歌 500首歌,大概5百到1千首歌吧,装进你口袋里。因为我实在受不了 看你带着那个莫名其妙的随身听了),以此来取悦女儿。为什么要对丽萨那么好呢?如果一定要在影片中找答案,唯一的答案就是乔布斯从女儿身上看到了自己,他发现丽萨的聪明(一下子就学会用Mac Paint画画,因为Mac本来就是为图像处理设计的),就立马答应给克里斯安钱。
所以,我们到这里就可以拼合出一个完整的乔布斯。乔布斯要求自己的同事们,完成自己的“目标”,对其他却丝毫不管不顾。所以,在他的同事眼里,这样不近人情,不讲道理的人,怎么可爱得了。正如影片最后安迪和乔布斯的对话。安迪说:你为什么想让大家都讨厌你?乔布斯回答说:我没想让大家讨厌我,我不在乎他们他们讨不讨厌我。所以,如果我们从“对事不对人”这个角度,从“追求理想状态”这个角度来理解乔布斯,就能够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对人。乔布斯对于那些所谓亲人,都是采取疏远的方式,冷漠的态度,他不喜欢他们干扰自己的事业,更不希望他们向自己索取什么,但是对于女儿丽萨,他却展示了慈父的爱,尽管这样的爱相比其他父亲可能远远不如。但是,我们可以看出,究其根本乔布斯最重视的是自己的事业,可以改变世界的事业(“广告里只说MAC将拯救世界”“跟消防局长解释了我们是在这儿改变世界么”),至于其他的精力,他最多就腾出来爱女儿,照顾一下朋友的要求,然后宁可得罪天下人,也不在乎。这样来理解,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只有乔布斯才能够成为那么受欢迎的企业家,因为他就是自己所理解的,那个指挥乐团的家伙。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2015)

又名:时代教主:乔布斯(港) / 史帝夫贾伯斯(台) / 乔布斯 / Jobs

上映日期:2015-10-23(美国)片长:122分钟

主演:迈克尔·法斯宾德 凯特·温斯莱特 塞斯·罗根 杰夫·丹尼尔斯 

导演:丹尼·博伊尔 编剧:艾伦·索金 Aaron Sorkin/沃尔特·伊萨克森 Walter Isaacson

史蒂夫·乔布斯的影评

茄子
茄子 • 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