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黑泽明的一段映象观看完毕。其实觉得他不仅是做到一个在战乱时代生存的导演的最起码的对国家的,对人民生活的关心,更重要的是他对整个电影界,对关心他的电影的人们还是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年轻时代的他,也与当年许多年轻人一样地朝气蓬勃,但可贵的是,那时的他比别人多了一份勇敢,多了一份创新精神。他的第一部片子就是以柔道开始的。那时的他还是年少轻狂的,对长辈的教条不是盲目遵守着,而是试图突破。与长辈吵架便会逃进水池之类的。但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早期创作的电影,而是后期创作的电影。黑泽明后期创作的电影里他将性格中软弱的一面展现出来,包括开始描绘精神病人的状态之类的,还有“梦”中那颗饱受战火洗礼而历经沧桑的心,一个又一个的梦,直至世界末日,有醒了过来,去迎接美好的朝阳。最后的一部影片,叫做“未休矣”,讲的是一个大学教授虽已退休,但还是未失去对生活渴望的故事,虽然故事的最后,他还是离开了人世。去世之前,教授梦到了自己的小时候,和伙伴们愉快的在云端玩耍。伙伴们喊:“准备好了吗?”他躲在草丛中喊:“还没有呢。”这也解释了前面一些未加解释的原因,作为影片的线索,使人有种熟悉而亲切的感觉。这部片子之后黑泽明便退出了导演这一重职。
我想藤子.f.不二雄也许也是这样子渡过晚年的吧,艺术地创作,艺术地把自己的生命,生活的轨迹寓于作品之中,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把全部的爱与汗水倾注于此——也许此乃艺之真谛也。
还有一点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黑泽明对于形象的体悟。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是饱受战乱的吧,所以他才塑造了一个精神病人的形象,梵高。也许死真的不能让一切结束?他后悔了自己的决定,才塑造了一个临危不惧的老者形象吧。饱受世事磨砺的他,或许只有“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吧。
总之用一个字概括黑泽明和他的电影,就是“深”。

黑泽明的电影人生わが映画人生 黒澤明監督編(1993)

又名:My Life in Cinema: Akira Kurosawa

上映日期:1993片长:118分钟

主演:黑泽明 大岛渚 

导演: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