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戛纳评审团大奖的这部电影跟去年风靡影评界的《逃出绝命镇》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披着类型片的外壳,同样对美国种族问题有着一针见血的观点。在玩世不恭甚至濒临脱线边缘的疯狂喜剧文本之下,却难掩斯派克·李对撕裂白人与黑人的社会现象批判,而对现任总统特朗普种族主义倾向的政策,导演更是不留情面地狂喷满腔的怒火。
斯派克·李一直以来都不遗余力地为黑人群体争取话语权,而作为作者导演更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常客,在作品中源源不绝地灌注着黑人平权的议题,80年代末成名作《为所应为》以及90年代的《丛林热》和《黑潮》等,都是他电影履历上具有深度且闪耀着人性光芒的大师手笔。经过十多年的沉寂,或者说在商业电影浪潮里韬光养晦多年后,他选择在眼下这个时间点重新燃起怒火,算得上找准了最佳时机。
近几年好莱坞愈加注重“政治正确”,黑人电影开始以分庭抗礼的姿态登台露面。《月光男孩》勇夺奥斯卡最佳影片,去年的《逃出绝命镇》风靡全球影评界,更不必提今年初的《黑豹》,打破漫威电影的惯例,在票房上屡创佳绩。这些以黑人担当主角的艺术片/商业片都无一例外地颠覆了以往好莱坞白人天下的局面,表面上逐渐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自特朗普去年以黑马姿态当选总统后,推行了不少极具争议性的政策(例如美墨边界的铁丝围墙、禁止穆斯林入境的行政命令等等),这一系列的举动无疑助长了美国社会里的种族主义倾向,于是出现了影片末尾黑白纪实影像呈现的2017年弗吉尼亚暴力骚乱事件。
去年的《逃出绝命镇》采用“换肤”这个创意从侧面阐述黑人与白人的对立关系,而斯派克的这部作品则塑造两位命运相似的主角,令观众对种族问题有更为客观的理解。黑人与白人先后担任卧底,各自潜入两个极端种族主义的组织里,被歧视话语及行为激发起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而双重身份的认同危机又不断令情节变得张力十足,导演并借此揭露出种族主义的本质:无论White power还是Black Power,两者都是极端而无法彼此包容,也是激发仇恨的重要导火索。
得益于经典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里对白人至上的渲染,导演在本片借鉴模仿了开创电影史的蒙太奇手法,在3K党集会与黑人屠杀幸存者演讲片段之间不断交替剪辑,逐渐煽动观众的情绪达至顶点。这种讽刺的手法不仅是对电影史导演格里菲斯的一种挑衅不满,同样也昭然若揭地展示出导演对特朗普治国观念的愤懑。“美国优先”、“让美国再次伟大”这种穿越时代的台词在剧中反复出现,先是刻画出3K党领袖刻画成愚蠢可笑的模样,再就是赤裸裸地将种族主义复燃的矛头指向总统特朗普。而在结尾出现的纪实片段更不惜颠覆之前整部影片的喜剧腔调,瞬时将观众拉回到残酷可怕的现实世界。种族歧视引发的仇恨是目前极端组织屡禁不绝,乃至整个美国社会动乱不安的根源所在。

黑色党徒BlacKkKlansman(2018)

又名:卧底天王(港) / Black Klansman

上映日期:2018-05-14(戛纳电影节)/2018-08-10(美国)片长:135分钟

主演:约翰·大卫·华盛顿 亚历克·鲍德温 小伊塞亚·维特洛克 罗伯 

导演:斯派克·李 编剧:斯派克·李 Spike Lee/查利·瓦赫特尔 Charlie Wachtel/大卫·拉比诺维茨 David Rabinowitz/凯文·威尔默特 Kevin Willmott/罗恩·施塔沃思 Ron Stallworth

黑色党徒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