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很火爆了一时的《长安十二时辰》终于迎来了大结局。相信大伙除了对幕后主使——“大案牍术”徐宾的最终结局唏嘘不已之外,还对剧中的“那个男人”厌恶至极。对了,那个男人就是元载,是在One Night In Chang'an冉冉升起政坛新星;是在各种危机时刻赶紧跑路保命要紧的“风险规避型"角色;是靠演技无双一把俘获将军之女芳心的青云之才。但笔者无意对其道德秉性做判断,而是细细琢磨了下元载作为一名"职场机会主义者",是如何在"长安救命24小时"中运用策略和实践,一举上位的。
作为从八品上的大理寺评事,元载可以说是长安官场中底层的底层,但他却在一堆正二品及以上官员中纵横自如,必然有其独到之处。作为一名优秀的政坛投机家,元载具备三种非常重要的素质:一是他善于揣度人心,善于分析人物实力,往往能在须臾之间做完相关利益者分析并果断行动;二是善于借力打力,在这十二时辰之中做尽“低风险、高收益”的选择;第三是他不持有明确的政治立场,这让他得以摇摆在右相和太子阵营之间。除此之外,他还是一枚亲密关系中的大暖男,这也让他得以和剧中的关键人物王韫秀绑定,成为一对“到哪哪死人”让观众恨得牙痒痒的魔头CP。
机会主义者抓住机会只有那么几个瞬间,多数时候都在等待机会的路上,就如同元载一般。元载之所以参与到“长安大事件”中,当然是因为编剧允许啦!不过其中有几点重要因素必须要指出。“长安事变”的剧情全部在十二时辰中发生,这给了元载这样的机敏之人口舌之便,方便他借力打力,很多正二品的官员的临时决策得以被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所影响。林九郎要取代圣人的谣言遍布长安,上元灯节是一年一度的盛世,太子一党和右相已成水火不容之势,这也为元载后面的左右逢源埋下伏笔。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永王派封大伦来让大理寺下公文提审死囚张小敬。元载细细一琢磨,无事不登三宝殿,来的还是永王殿下,要求也是瞠目结舌,竟是要提审一名死囚!我元某人的机会来了!
I. 人生若只如初见——王韫秀的簪子
元载与封大伦一对谈,就发现其人胆小怕事,养寇自重,臭名在外。他马上以理服人,帮忙出谋划策说能帮他脱离困境,并要求去见一见被俘的女囚“闻染”。一见之下不得了,他借由簪子发现了女囚的真实身份,通过交谈他发现她是大将军之女!当下他便决定要先抓住关键人物,并借机深度参与到整个事件中,并定出自己的参与底线:决不能丧命。两次“英雄救美”的戏码之后,元载赢得了王韫秀的初步好感。
元载成功“搞定”王韫秀给了封大伦深刻的印象,在人际的“互惠”效应下,元载取得了他的初步信任。所以当元载提出要把“绑架王韫秀一事嫁祸张小敬”的时候,封大伦想也不想就答应了。王韫秀那厢,元载带她到自己的“寒舍”休息,构造出一种“不得志却坚持向上”的反向人设,降低王韫秀对他的期望的同时,也维持住了好感。
II.同甘共苦,靖安司大牢中见真章
元载带着王韫秀去靖安司提审张小敬却被李必投入大牢,这是他这“十二时辰”中最凶险之时。他手上没兵,没有傍上太子、右相任何一边,王韫秀在牢中渐渐对局势失去了耐心。且看元载如何?他在自己心中构筑了强大的精神堡垒:今天我觉不生气,因为怎样行动都是赚的。面对王韫秀,他自始至终温柔;和程参保持距离,静待事情的转机。
元载在牢中和王韫秀同甘共苦,牢外的剧情却一波三折:姚汝能把闻染关进大牢,龙波团灭了靖安司,接着林九郎派吉温来靖安司主持大局。这个时候元载真正等来了他的机会。元载在和吉安汇报情报时发现,吉安是右相身边非常重要的角,但能力一般,在这云波诡谲的长安事变中最怕的是“承担责任”,当务之急是找到替罪羊平定局面。于是他迅速拟定计策,在前述的感情铺垫之后让王韫秀指认张小敬,这不但给了吉安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也和王韫秀这位将军之女彻底绑定。
III.立功机会:奉命捉拿张小敬
吉安顺势给了元载一个Mission Impossible:一个时辰之内,捉拿张小敬。元载也不傻,他精通政治里借力打力那一套,他从吉安那里讨来了右骁卫,武力(0->80),同时他把朋友搞得多多的——请求望楼的支援,这扩大了他的能力圈,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晓之以情打发了举棋不定的姚汝能。当然了,到了现场,发现开了挂的男主角张小敬武力值高达1000+,元载拉着王韫秀的小手果断开溜。此时,姚汝能反水,何孚现身,右相府危机四伏。
IV. 左右逢源:元载来到右相府
元载一咂摸这局势不太对,太子一党可能被一锅端,但他却没有抛下王韫秀,因为他知道他要两边下注(我全都要.jpg)他劝服了王韫秀一同来到右相府,在李必请命右相之时,果断出言说李必有诈。对机会主义者而言,不怕说错话,就怕没机会呀!右相心里一咂摸,“我能不知道李必有诈?这元载有点意思。”他让元载领命监督李必取证物,事变则杀之。不过半天时间,元载就从牢中逃脱,先后得到吉安和右相的权威任命,可谓是峰回路转呀。
元载跟着李必却让他从守捉郎的屋中逃脱了,王韫秀暴戾杀伐的一面展现了出来,元载处变不惊,一边安抚王韫秀,一边另找机会。他知道今日功过,都得到明日才能见分晓,不可拘泥于一城一池。元载而后回到右相府,发现了试图救檀棋的姚汝能,心狠手辣地让右骁卫打断了他的腿。
可见在权力的游戏中,像元载这样的“投机者”,必须丢弃立场:不持立场才是智慧。做政治的摇摆人在乱局中获益最多。元载现在算是一脚在太子船上(王韫秀),一脚踩在右相船上,还挺稳。
V. 元载两捉张小敬
在晁分家差点就捉到了跑酷了一天马上力竭的张小敬,元载却在此时受到中书省山羽文书让他放人,在“滔天之功”面前,元载略一思量,决定按旨办事,显出了他能进能退的一面。同时他对张小敬“长安灯展有炸弹”的情报置若罔闻,因为上报这情报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好处,太亏了,不做。
在兴庆宫楼下,他又以口舌之便说服守灯楼的伍长一同捉贼。三寸不烂之舌是也!在危急时刻,他总能通过相关利益者分析说服眼前人,在长安,嘴比刀管用啊。这次面对的是带着软肋闻染的张小敬,见识过张小敬武力的元载决定智取。然后就发生了观众们深恶痛绝的“小人”剧情,元载拿出太子和右相的文书假装圣人的特赦令,骗张小敬下跪就擒,意图活捉,这导致了闻染的死亡。张小敬之所以会信元载,是因为元载放过他一回。
在立功机会来临时,要心狠手辣放下道德判断,这就是元载的为官之道。没想到张小敬武艺超群再次逃脱,元载发现楼中局势复杂,果断带着王韫秀再次逃跑(6666)。
VI. 最后的表演
在禁宫门外,元载开始了他最后的表演,“此去不求立功,只求圣上和百姓平安,如果我被凶徒所杀,且忘了我。”在这一天奔波流离、一波三折的逃逸之后,王韫秀被彻底打动,她说,“那我今日就给你平步青云的机会,许你一世荣华富贵,你可要回。”哪想那元载去的是安全指数高的多的兴庆宫,成功救走了被大火困在马车里的林九郎和其他二三品官员,真的只能给他双击666了您说是吧。
作为一名政治摇摆人,元载却有自己的“承诺和一致”。感情上,他自始至终对王韫秀都是呵护备至,以爱之名,在危急关头,在抉择时分,他从未退却,拼到了大将军准女婿的身份。在政治上,他是思路非常清晰,就是要收益最大化,底线是生存,骑墙是基本操作。在这漫长的长安十二时辰中,有一个坚持的秘密,那就是坚持自己机会主义者的人设付出和承受的风险都很小,但是每次决策的收益可能是很大的。
这也是我们会热爱张小敬的原因。张小敬为长安几近付出了一切,他坚持了自己的人设和理想,却牺牲得如此之多,成全了观众们的英雄梦。张小敬就像元载的镜像反面。我们都喜欢救赎的故事,但却在汲汲营营的生活中选择做元载,可能这样更容易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