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先认为李必没有吹得聪明。
看第二遍时,我改变了想法。
他比我想的远远要聪明,当得起神童。
两场戏对照着看。
都是因张小敬办事惹众怒,
大司仪和林九郎分别在第三集和第七集问责李必。
大司仪说:靖安司做贼,将贼引入怀远坊。
这是一句颠倒是非黑白的话。
逃贼会听追兵的话吗?
明明是贼引兵入怀远坊。
非常明显的逻辑漏洞,李必没反驳。
当时看到这,我觉得李必傻。
到了第七集,林九郎也用狼卫犯事为难靖安司。
和大司仪一样,颠倒黑白。
此刻,李必像是换了一个人,立马驳斥:
不法之事,皆由狼卫所为,林公弹劾不着。
李必不但快速填补逻辑漏洞,
还迅速找了林九郎不合公司规章制度的越权行为。
林九郎直接调了武力值。
文已经明面上归你管了,武还能被你随意指挥。
林九郎,你好做大唐CEO了。
这个错,林九郎可不敢在圣人面前担下来。
李必,直接掐着林九郎的软肋,问他疼不疼啊?
这么会玩公司规章制度,游戏规则摸得透透的。
接下来,李必又给一击重锤。
他还懂人心。
问林九郎圣人心中礼大还是法大?
摆明了就是:我知道你怕圣人。
你不让何监参加宴会的小动作,可不敢在圣人面前玩。
自此,李必展现了自己熟稔游戏规则与人心利弊的一面。
他是大唐游戏的高级玩家。
他能和林九郎这只千年老狐狸在智商上平起平坐。
但是,这不是他最厉害的地方。
他最让圣人欣赏的地方是胆略。
因为,林九郎祭出了张小敬死囚身份。
为什么太子不敢来怼林九郎?
就因为这个。
张小敬死囚办案,是个太诡异的事情。
这事,随着圣人心腹太监来传旨,更加诡异。
代表圣人默许这事,一件完全无视规矩的事,他同意。
这让太子非常好奇。
他直接让姚汝能去询问张小敬。
熊火帮追着张小敬时,姚汝能能干净利落带张小敬逃离追赶。
精准前方截胡,这都需要强大的耳报神系统。
太子认为圣人赞同张小敬行事,
他就让姚汝能调动这些资源协助张小敬。
同时打探:为什么张小敬可得圣人默许。
姚汝能其实想得到张小敬一个答案:
我,张小敬是圣人的自己人,专办狼王之事。
但张小敬没有这个答案。
更出乎太子和姚汝能预料的:
狼卫之事和西边看起来没关系,是单纯的刺杀右相。
国事成了私事。
如果卷进去,私事成了太子和右相私仇。
姚汝能觉得掺和在里面太危险了,所以出了地下城立马开始推脱。
他要找机会告知太子,要收手撇清关系。
这步棋,才是最让圣人失望的地方。
因为,太子这一系列动作围绕的目的叫:揣测上意。
不是圣人首肯的人就得不到资源协助。
一个族群最大的领导,他会有领导吗?
不会有,那琢磨“揣测上意”有啥用?!
思维模式决定行为结果。
一个天天想上面会怎么办的人会有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想法吗?
有个屁!
李必也不知道为啥张小敬能被上面默许了在外面蹦跶。
但他觉得张小敬尽心办事,能为长安整个群体解决问题。
所以,他压上全部身家赌这个能解决问题的人。
上面人惊到了?
哦,那就惊到了呗,等我吓死了再说!
这才是大唐掌舵人该有的样子。
Leader只为下面人负责,上面没有人。
Leader赌身家,只能是为了群体未来赌。
太子,不敢来面对林九郎,是他不敢来为群体押宝自己。
他只敢为老子的决定押宝自己。
守业富二代最怕就是这样,
反正我有退路,可以回去做寓公。
殊不知,想着退路,就是死路。
李必赌身家甚至早在进林府前。
因为他都不用写檀棋解聘书的。
说不定从用张小敬那刻开始,他就做好后事安排,写好解聘书。
所以,他才能特平静面对众人离开,敌人挑衅。
该来的,面对呗。
这种有勇有谋,颜值在线的男人,可怕吧。
然后,我再说一个更可怕的。
大司仪和林九郎说的是同一套说辞,
李必为啥在前者面前吃闷亏,后者面前词锋凌厉?
两者间隔时间很短,无人教学。
唯一区别是前次有何监,后次独一人。
他不但聪明,还很有情商。
有人兜底,他就装傻送人情。无人援助,他就自己守盘。
好钢用在刀刃上,不到没有人不显露聪明。
难怪林九郎后来会说:此子以后必成大器。
老狐狸闻着味道也发现狐狸虽小,道行可不浅。
生子,当如李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