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05-01

新宿男孩:最近学到的东西



性(sex)是人的生理特征,比如xx或者xy染色体等等;
性别(gender)是社会赋予人的角色,包括人的性格特征、行为规范等等。人被期待表演(perform)自己的性别身份,一个男性的身体(a male body)被期待表现男性的性别特征(masculinity),一个女性的身体(a female body)被期待表现女性的性别特征(femininity)。比如说,中国古代认的女性这种性别被赋予了顺从、温柔、被动、“主内”(相对于男性的“主外”)的性格特征等等(在阴阳思想当中,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是“阴”,具有“阴”的各种属性)。这些性格都是社会加到女性身上的,并不是女性所固有的。

性与性别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必然联系。性别是一种社会的建构,它并非建立在任何固定的根基之上。它完全是一种虚构,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完全没有理由说某一种性必然会导致某一种性别:一个男性的身体,可以喜欢异性,也可以喜欢同性。不管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它们跟一个男性的身体本身都没有什么联系。

也就是说,性别是一系列没有任何基础的、社会虚构出来的特征。而权力体系要求个体遵从这种性别,通过风格化的重复(stylised repetition)来维护和加强这种性别身份。个体被强迫遵循这样一个社会创造出来的秩序(比如一个男性的身体应该是喜欢女性的,喜欢男性就会受到惩罚),而这样的一个秩序完全是一种社会的建构,没有任何的真理在里面(或者说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

性别(gender)的两个特点:performativity和contingency。

performativity是说性别完全是一种表演,它并不包含任何“内在的”真理,因此,性别只有在一个外在的空间当中被“表演”出来(可以想象一个京剧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表演我们的性别角色,就像是京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某个角色一样),依靠持续不断的重复来维持。

contingency是说(任何一种)性别的建构都不是必然的,而是受到社会条件的影响的。如果取消了某种社会条件,性别很可能就会是别的样子。性别的产生是一种偶然,取决于各种倏忽无常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条件。

新宿男孩Shinjuku Boys(1995)

又名:新宿好T們

上映日期:1996-06-07(美国纽约)片长:53分钟

主演:Gaish Tatsu Abe Kumi 

导演:Kim Longinotto Jano Willi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