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的构图
感觉让人处在生死边缘 在晃荡 特别极端 在极端中崩裂出一种新的生命
还挺旺盛无法轻易撕毁
是的我尽然无力批判导演都把电影发展成这个样子了一台相机三人
我还能说啥 -------------
人为的设计的对白 充满了自嘲 冷漠 抱怨 无奈
准确来说 剧中的人物似乎有种说相声 演戏剧 然后 还自得其乐 这就是自己经历的生活
用自己的道德去审视自己的生活 然后还挺上手的 蛮过瘾的 以至于当他们一家三口讲对白的时候
感觉他们似乎个个成为了超越于自我的 另一个我 带有强烈的哲学气息
在一个接着一个沉闷无趣的长镜头里 他们必须得为自己找点事做 然后 必须恰如其分的说一些难堪的事情
对自我进行揭露 揭发 制造戏剧性 和矛盾
他们真实的自我已经死亡 然后把自己的灵魂 囚禁在 那个漫长的镜头里 进行 那种表演 或者说 是对自我生活的复制 当然是经过选择性的复制
只能说 为了电影 为了成为那一个个长镜头里合格的表演者 他们全部抛弃了自己
他们将暂时性地从现实 进入 那个假设的长镜头里 成为电影
然后 成为被观看者
电影 在刘伽茵 这里 成为了 人类的自我建造的动物园 而人类自发的甘愿被圈养起来
当然 会有看客 只是看客较少而已 因为无趣啊
所以 那么多纪实的纪录片 拍人的纪录片 搞不好 就会很低等 为什么 因为那些下三滥纪录片 只是把自己手中的摄像机变成了 被摄对象的 动物园 然后 把他们圈养起来 而已
所幸的是 刘伽茵 拍摄是自己的家人 所以 我依然可以感受到 镜头中无趣的内核则是强烈涌动的情感 是一种爱
爱的深沉执着
刘伽茵对于自我强烈的认证 对于自我存在的思辨 使得摄影机和她本人合二为一 或者说 她被撕裂为两部分 一部分成为摄像机再创作 一部分进入镜头在引领和控制整个故事的进程
我不知道 刘伽茵本人是否会看到这篇影评 希望她不会对我的分析 有意见
我只是觉得 她成为了摄像机 摄像机成为了动物园 她和家人都被人为圈养在里面 是自愿 的 有清楚的意识的情况下被圈养 同时希望游人观看
这是一所人迹罕至的动物园
我忽然有点失落 这个系列继续往后走 会发展成啥样呢 我想看到人类在甘愿被圈养的同时 可以走向自由
人类倾向于 自我反思 残害 自我流放
我们都是被流放的孤儿
连摄影机 也无法拯救我们
电影的本质是什么 是拍画面吗 是拍个骗人的假故事吗
电影的存在没有缺陷吗 把一个又一个人圈进电影的镜头里表演 好玩吗
刘伽茵的牛皮 已经来到了这个要命的节点 她需要迈向更高的层面
才可以赋予 牛皮新生
希望牛皮 这个独树一帜的 中国 电影 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