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0-02-28

牛皮:《牛皮》观影小记

观看《牛皮》之前,我了解到刘伽茵是一位先锋作者导演,这部作品是她的作业。直到结束我才知道片中的小女孩就是刘伽茵本人,于是不由得暗中赞赏。坦白讲,在开篇十分钟以内我没有喜欢上这部电影,甚至有些抵触,以为片子在刻意追求形式上的特异,为了先锋而先锋,之于表达内容并不适合,或者说并不必要。不过很快我发现自己错了,在看到印有“全场五折”的红纸从打印机中爬出,片名“牛皮”应景而出时,之前的疑虑即刻打消,我知道自己会专心看完它。

全片由数十个固定静止长镜头拼接而成,彼此间联系并不紧密,没有构成连续情节,所以全片并没有讲述传统意义上的完整故事。现在我们知道,刘伽茵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很可能像我们自拍全家福时的做法一样,设定好取景与机位,然后与父母一起投入表演。也就是说,镜头的另一侧很可能是空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甚至可以把摄影机理解为一个独立智能的记录者,默默记录了刘伽茵一家的日常生活。正是基于拍摄内容,没有构成完整故事也就再正常不过,谁经历过构成一个完整故事的日常生活呢?从这个层面上看,《牛皮》也活生生地诠释着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刘伽茵导演为人们呈现了一种可能(在我看来也可行)的记录方式,或者说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表达真实的途径,可能很多人想过,如今由她付诸实践了。镜头画面宽高比很大,造成的效果不是画面被拉长,而是高度被压缩,所以我们看到片中很多时候只能看到人物的头、腿或者侧卧的身体,想必这样的选择是有导演特定的用意的,给我的感觉是一家人的生活始终在深度挤压中进行。对于这样的拍摄方式,机位的选取无疑是重中之重,看得出导演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很多镜头的横向跨度都尽可能的大,在有限的镜头中充分填充表现素材。

至于影片内容,总体平淡困顿的生活中掺杂着些许诙谐和不愉快,而且一家三口都在有些时候表现出了偏执一面。或许这也恰恰是导演想要表现的东西,“生活本该这样,喜怒无常。”

牛皮(2005)

又名:Oxhide

上映日期:2005-02-13片长:110分钟

主演:刘伽茵 刘在平 贾惠芬 

导演:刘伽茵 编剧:刘伽茵 Jiayin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