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事的推荐下,我看了纪录片《含泪活着》。据说,在电影《阿凡达》上映的那段时间,此纪录片在日本的票房超过了《阿》。那一定是一部非常好的纪录片吧。
果然,豆瓣评论,一片赞扬声!对男主人公丁先生为了全家,为了女儿付出了他的全部,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多么伟大的一个父亲,多么令人敬佩!
老丁确实是一位好人,一位老实的好人。为妻女,在日本黑户打工十多年,不得与家人相见。打工挣下的所有积蓄都奉献给了家庭,培养女儿赴美深造。劳累十多年后,老丁才40出头的年纪,头发秃了,牙齿掉了,落下一身毛病。当然女儿是争气的,考入美国大学。妻子期盼了十多年后,最后也迎来了和他的团聚。
看似是一个happy ending的大团圆结局,我却无法赞同老丁的三观,甚至对老丁是不是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提出质疑。
是什么原因,让一位父亲借钱负债,抛下年轻的妻子和刚上小学的女儿,远赴异国谋生?一个本来幸福的一家三口,从此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两地分居,并且这十多年以来,彼此从未见面。
是为了财富?为了荣誉?还是为了孩子的前程?前两者,在国内也可以努力实现啊。那些文化大革命后的返城知青,再次深造,不断打拼,获得成功的大有人在。更何况,老丁所在的城市是上海啊,偌大的上海,改革开放后,商机更多,到底有什么想不开的,非要跑到日本乡下去挣外币?
如果是为了孩子的前程,那老丁的这种做法,我更不能苟同了。父母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这无可厚非。作为一位母亲,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更好。但是,为了孩子看似更好的前程,却牺牲自己的幸福,让自己沦落到那么凄惨的地步,这个我做不到。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我不能要求孩子为我而活,反过来我也不会为了孩子而活。因为我的人生是我自己的,不是孩子的!父母给孩子创造怎样的生活条件,应该根据父母自身的经济能力而定。砸锅卖铁,吃咸菜萝卜也要送孩子去国外读书深造的家长,真的太伟大了!
我不知道,老丁的女儿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父亲的。当然,更多是对父亲的感恩之情吧。但是在一个从小失去了父爱,失去家庭温暖的小学生心里,有什么比一家人的团圆更幸福的事情呢?十多年的离别,以至于再次和父亲相见时,彼此都感到陌生。这样的遗憾,永远也无法弥补。


含泪活着泣きながら生きて(2006)

又名:含着眼泪活下去 / 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最终章

上映日期:2006-11-03(日本) / 2009-11-28(日本)片长:109分钟

主演:丁尚彪 

导演:张丽玲 

含泪活着的影评

景三
景三 •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