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部电影,就逼自己写一千字的作业,也许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看烂片的概率吧。

IMDB又被墙了(不明白一个电影资料网站有什么不能看的,虚弱到这地步了?),不知道这部电影打分是多少。在豆瓣,有7分以上,分数算是相当惊人。我终于狠下心来,给了两星,所以一大困惑是,打三星甚至四星的人,他们的笑点在这部电影中哪里被搔到了?

老托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改一下,用来说电影,则是:悲剧都是相似的,但喜剧各有不同。对于悲,人类的认知经验大抵相近,无论东西方,泪水一样咸;对于喜,生活背景有异,面部肌肉的发力点呈布朗运动无规则分布,非常难以捉摸。许多可笑的东西,在于会心,在于不可言传,在于意料不及,在于峰回路转。抖一个笑料,需要分析半天才明白前因后果,理性告诉你,看,就是因为这个才好笑的,你还会很配合地哈哈几声?

印象中最搞笑的西方电影,以娱乐性质的来说,莫过于金·凯瑞的《变相怪杰》,而它的笑点是夸张的动作及表情。回想起来,卓别林的无声电影也是靠肢体语言来营造幽默效果的。但如果把笑料世俗化,用语言及日常生活冲突来表现,没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环境,这时你的笑点就会被一头雾水淹没,呛都呛死了,哪里还笑得出来?

亚当·桑德勒似乎是现在好莱坞当红笑星,以前也看过他的片子,但已经全无印象,可见这位老兄只让我痛苦过,从来没有欢乐过。在这部片子,他和另一个龙套使着劲儿说性笑话,不说那本来就有幽默效果的俚语我无法领略妙处,就连表情、动作也觉得莫名其妙,看得索然无味——或许,豆瓣上有人就看到了令人捧腹的笑料。检讨一下,许多性喜剧都看不出笑点在哪,要不是有身材曼妙的美女补偿,台词、剧情保准会恶心得上吐下泄。

至于詹妮弗·安妮斯顿,没有喜欢过《老友记》,对她自然也没多大兴趣,何况在这部电影中她不负责搞笑,只顾晒那招牌似的灿烂笑容,中规中矩的中年清纯花瓶,如此而已。

而实际上,安妮斯顿一出场,最终答案也已揭晓,没有悬念没有意外,只看这剧情怎么拗到那个皆大欢喜的俗套结局。如同所有生产车间在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标准产品一样,电影具备一切要素,只是都有似曾相识之感,了无新意,狗血遍地,又怎能满足剧情控的需求?

最大的意外是妮可·基德曼,在我的观影经验中,从来没看过她有这样的演出,说得上完全颠覆了一贯冷艳优雅的形象。看着她匪夷所思的表演,嘴角也难免扯动了几下——苦笑。是什么让她接受这场戏?挑战自我?——这理由太牵强了吧,何况这部戏只是对形象的挑战,又不是对演技。片酬高得离谱?——可能么,不知道。碍于情面?——以好玩的心态捧好友的场,这还说得过去。影射报复前夫阿汤是GAY?——哈哈,至于吗?

回顾一下看喜剧的悲惨教训,凡是世俗化、有性噱头的都不是我的菜,笑点完全麻木感应不到笑料。带文艺性质的可以接受,如《假结婚》;或者GEEK性质的,把笑料极端化的,如《生活大爆炸》。其他类型的喜剧,以后还是敬谢不敏好了。

随波逐流Just Go with It(2011)

又名:爱情大龙凤(港) / 爱情大临演(台) / 冒牌妻子 / 船到桥头自然直 / 跟着感觉走 / 冒牌老公 / Pretend Wife / Holiday in Hawaii

上映日期:2011-02-08(纽约首映) / 2011-02-11(美国)片长:117分钟

主演:亚当·桑德勒 詹妮弗·安妮斯顿 妮可·基德曼 尼克·斯旺森 

导演:丹尼斯·杜根 编剧:阿兰·里布 Allan Loeb

随波逐流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