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绝望”
“绝望”并不是自己有多烂,而是别人过得很好。
宁可自导自演自杀的男主,提前录好吵架的录音,预谋好嫁祸妻子,只是因为自己放弃的写作,他的妻子却成功出书。他失败了,但是她却在他失败的地方成功了。这才是他不能忍受的。如果她跟他一样失败,他或许并不会那么绝望。至少不会绝望到嫁祸给自己的妻子,这种绝望,更多的是嫉妒,是嫉妒到极点形成的心理扭曲。
这部剧表面的结局走向,是女主无罪释放,男主自导自演自杀跳楼身亡。男主死之前六个月有一次吃阿司匹林自杀,成为了一条自杀证据时间线。男主吃阿司匹林自杀的过程中的呕吐物被儿子的狗狗误吃了,狗狗因此也出现了昏睡口渴等症状。儿子因为狗狗的这个症状,觉得爸爸自杀的倾向更大,他的证词帮助了妈妈,加深了爸爸自杀的嫌疑。
但是,最后一个镜头,狗狗在夜里跑向了女主,在她身边躺下睡觉的画面,让我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如果妈妈要杀爸爸,那么她需要别人以为爸爸是自杀的。那么男主如果之前曾经自杀过一次,就有可能自杀第二次。那么如何才能有第一次自杀呢?于是,女主尝试在男主的饮食里面放阿司匹林,制造他自杀的假象。但是这个剂量她没有把握,于是她提前让狗狗试了一下阿司匹林的药效,因此,狗狗或许并不是吃了爸爸的呕吐物导致的症状,而有可能是狗狗提前被女主喂食了阿司匹林,然后女主称丈夫喝酒时,在他的食物里混入了阿司匹林,制造了他自杀未遂的结果。
这是最后一幕狗狗跑向女主可能引发的第二个开放式结局。就像儿子在庭审时候说的那句话,妈妈蓄意杀害爸爸,是他无法理解的。但是他可以接受爸爸自杀。于是,他最后选择了站在妈妈的立场,选择了他最后唯一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