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圣蛛》是改编于发生在伊朗马什哈德的真实案件。电影中的杀手赛义德物色活动在圣城马什哈德夜色下的卖淫女进行谋杀,故事的侧重点放在了记者以女性身份与专杀女性的杀手之间的博弈(事实上勇敢的记者在与伊斯兰社会下男权主义的氛围博弈),把杀手的杀人动机解释出于信仰要清洗社会的腐败。而电影中杀手的原型是2000年马什哈德的连环杀手“夜蝙蝠”赛义德·哈拿伊。赛义德·哈拿伊犯罪的起因是某晚他的妻子乘坐出租车时被司机误认为是性工作者而被赶下车。他最初袭击的目标都是男性,屡次失败,这才开始对街头女性下手。
《圣蛛》是波斯语电影里极少见的在影片中还原杀人与性爱场景的犯罪题材片,对伊朗社会的潜规则也是完全不留情面。例如记者住宿酒店因为单身住宿被前台歧视,查案时又受警察刁难,被警察在旅馆性骚扰;戴着缠头的政府官员满口仁义道德,话里话外都对来自德黑兰的记者充满鄙夷;夜晚记者在街头行走,明明身披黑袍手里有刀却还是胆战心惊;赛义德明明屡次在家杀人,却在记者高呼救命后害怕邻居们察觉,又因为是两伊战争老兵而在审判过程中被庇护,甚至自以为上头会有人保住自己的命;赛义德的妻子和一儿一女生活在贫民区,在丈夫/父亲犯下杀人罪后依旧为他辩护认为他是英雄。衣着和信仰无法改变一个人的本质和行为,身穿黑袍的可以是普通良家妇女、来自德黑兰的摩登知识分子,也可以是妓女,一个日日跪拜祈祷的人可以是虔诚的信徒或杀人犯。
和笔者一同观看电影的朋友在马什哈德长大,判断说这部电影的拍摄可能完成于数年之前,影片中街道的场景相比她印象中的更古早,影片尺度让自小在宗教氛围中长大的她感到些许不适。事实上这部电影的完成和发行已经是伊朗电影人为了揭露社会黑暗做出的最大努力,但愿在未来伊朗女性和文艺工作者们能够获得他们应得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