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乡下的教堂,葛优跪在地上从上幼儿园犯下的劣迹开始虔诚忏悔,喋喋不休,事无巨细,直到太阳西下。一本正经的牧师从站到坐,再到也坐到地上,最后满头大汗地说“我们的教堂太小,盛不下他的罪恶。”

冯小刚用镜头很好的串联了场内场外:葛优的慧黠幽默和牧师的无奈虚伪、时间的速度与真实的缓慢,于是,这成就了我一次遏制不了的大笑。笑完,我突然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因为真实。
这是部最真实的商业电影,是一个反对现实忠于内心的电影---看上去像个恶棍、说话永远恶狠狠的冯小刚显然是向他所不具备的美德致敬---善良、诚实、抛弃虚伪。冯的面目狰狞,和电影有一点是共通的:都不虚伪。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徐若瑄和葛优见面,聊到孤儿,最后聊到自己的孩子,葛优突然脸色尴尬,然后打了宝马车头配奔驰标志的比方。葛优看上去不真诚却是个绝对真诚的人---他直接拒绝了对方。
后海茶楼,葛优和股票女见面。当我们爆笑葛优跌破发行价的时候,那女子表示自己不会只购买一支股票,而会同时操作几支。我认为,她一定是个85后。这一代年轻人代表了直接的物质、多元的文化以及自我主义。他们不再有普遍的羞耻感和不道德感,他们直接、简单、粗暴,但绝不虚伪,他们比我们更直接和绝然,他们是变革的一代,但一定是失去中国传统的一代。
看到范伟要笑在我是必然的。当葛优以100万日元买回他卖了200万美元的终端分歧机时,我们回归现实吧---理想主义在这一刻宣告破产。
范伟凑上来看葛优的未来,葛优说:等经济好转,卖了它,收入平分。再度将电影拉进了理想主义的无奈中---这是个有象征意义的结尾,表明理想主义和现实在一个时刻妥协了。

我们的世界太小,已经装不下人类的罪恶。
当胆大包天的冯小刚直接拿胡锦涛定义的和谐开涮时---他说,21世界最贵的是和谐---这个故事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意义。一个物质化和信息过剩的时代,一个面对全球化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时代,一个潜伏着巨大动荡的国家,“诚”的价值显然需要被无数倍放大。
“逆流而上,道阻且长,所谓伊人,非诚勿扰。”这应该是对我们现状的一个伟大警醒。

朋友越来越少,各奔东西;物质越来越重,价值观越来越分化,值得留恋的感情就是那个在北海道的乡间公路上边歌唱边哭泣的男人了。

向勇敢而不虚伪的冯小刚致敬。

非诚勿扰(2008)

又名:If You Are the One

上映日期:2008-12-18(中国大陆)片长:125分钟

主演:葛优 舒淇 范伟 方中信 胡可 巩新亮 车晓 冯远征 罗海琼 

导演:冯小刚 编剧:冯小刚 Xiaogang Feng

非诚勿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