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9-02-22

非诚勿扰:非诚,必扰

前有巫启贤高价购买许冠杰名曲中的一句歌词,今有冯小刚引入彭浩翔剧本中的桥段。只不过《人生如梦》已同那句歌词一起成为了经典,而《非诚勿扰》的引子部分却像是一次失败的借用。虽可理解它的搞笑和叙事(需要对葛优所扮演主人公之后的无业泡妞的幸福生活找一个经济上的借口)功能,但这个靠划拳机发财的故事本身实在荒诞(还不是有想象力的那种),与影片的整体风格反差过大。而紧接着正片开始后的那个对着无名美女的跟拍长镜,曾一度使人认为冯小刚力图扭转前面的夸张风格,让影片正式进入到不一样的节奏中。可随即“粉墨登场”的冯远征却再次让人大跌眼镜:我倒,又一段小品?!

冯氏喜剧电影经常被褒贬为小品的堆彻。但仔细分析比较之后发现,似乎只有本片才最称得上“实至名归”。《甲方乙方》中的故事虽呈章节式,却有较长的篇幅、较完整的结构与角色塑造。充其量被扣个情景喜剧合集的帽子也就到头了。《没完没了》中的“十八,路易的”、“走礼品?都给我走人”,貌似傅彪领衔的系列小品,而实际却能顺畅融入到葛优与傅彪财物感情纠纷的更大的故事框架中。也就是说,还是在为叙事服务。而《非诚勿扰》中的假女、墓地女、欲望女、股票女的相继登场亮相,除了博君一笑之外,在推动剧情发展方面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并且,这几段的次序编排也有问题。它们本应保持一种由弱及强的渐进,以获取最佳喜剧效果。而不是一上来就让冯远征的重磅直接砸向观众。加之,此段与更为夸张的引子部分间隔太近,使得影片整体缺乏张弛度,更凸显了小品化的缺陷。

有人说此片广告太多,但个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却只有一处。舒淇拉着葛优找方中信摊牌的那场戏。葛优离去后,舒淇起身来到吧台前,背对镜头哭诉起来。此时冯小刚没给演员脸部特写,甚至中景侧面也没给。镜头处在演员身后,正对着吧台。上面的酒瓶码的格外整齐,商标也都恰好冲外……印象中,只拍演员躯干和肢体动作的镜头风格是布列松的最爱,之后被哈内克在他的《第七大陆》里发挥到了极致。可这老两位一定没想到,如此冷门的小众电影技法有朝一日也可以为影片拉来更多的商业赞助。

<图>

飞机换座一场戏可为影片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方中信老婆要换座与丈夫坐一起,舒淇则借职务之便从中作梗,而葛优却主动出头促成调换。简简单单一个座位分布和调换,既生动刻画了当事各方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也制造了相当不错的喜剧效果。使人不免地联想起黄金时代好莱坞喜剧中的编排精致的表现多角关系纠葛的经典桥段。接下去,葛优希望舒淇作他相亲高参的情节,则让人相信冯小刚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下去。因为首先,在表现过男对女的心生爱意之后,当然也要反过来让舒淇做出某种回应,而旁听相亲无疑为女方的吃醋、搅局提供了可能。其次,所谓事不过三。你前面已经搞了三、四次相亲了,这次总该带来不一样效果吧?第三点,相对前面几位女星(舒淇除外)而言,徐若瑄实在算是个大卡。至少大到足以半路杀入葛、舒、方的战团之中……可结果却相当令人失望:依然不过是段小品。徐若瑄也只是个寻常过客,成不了舒淇的潜在情敌。

或许有人会说,冯小刚本来也没打算让舒淇在此时就爱上葛优,她真爱的还是方中信!但问题是如此一来,冯设计这场带“旁听”的相亲戏的目的何在呢?针砭时事还是仅仅为了搞笑?另一方面,也不是说非要让葛优要爱上徐若瑄才行。但至少在他与舒淇关系不明朗,而舒淇又与方中信藕断丝连的情况下,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女人的介入肯定会制造更多的戏剧冲突,让影片变得更精彩。

一只脚原本已踏入正确的叙事轨道中,而不幸另一只脚又迈了回来。其结果就是,方中信、徐若瑄等人的相继退出使得本片后半段的北海道之旅无法产生类似于《没完没了》那样的精彩的角色互动。虽然补进了一个邬桑,可此人只不过就是个导游而已,与男女主人公的情感问题毫无瓜葛。日本家族葬礼、冒牌酒吧女,以及洋教堂三场戏虽各具有笑点,但在叙事和角色塑造上的贡献上也并不比前面几段“相亲”来的更高。

电影已变成了北海道旅游宣传片,可冯导却还在机械地继续着他的模式化煽情。其中之一就是借影片中配角的感动去带动和影响观众的情绪。邬桑停车在路中后的哭泣,与《没完没了》中傅彪告知葛优吴倩莲已去了机场后的抹一把眼泪,便同属此类。但不同的是,我们当年确实像傅彪一样被打动过,而这一次却不理解邬桑的哭点在哪里。或许是他想起了日本连年经济萎顿个人房贷吃紧?又或许是望着那连绵起伏却平整空旷的北海道郊野公路突然想起了若干年前在北京上下班高峰时驾车时的情形而感慨万千?你可以浮想联翩,但却很难从故事本身去体验角色此时的心境。而两相对比今不如昔的另一处表现是,傅彪在动容过后马上就能制造笑料出来:摸着那把橡皮刀,“哟?!高!实在是高!”(个人认为是国产喜剧电影最佳段落之一)。而我们的邬桑除了哭之外,还有什么?

另一大冯氏煽情法宝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甲方乙方》的结尾有个癌症晚期却不能夫妻团聚的男人,《不见不散》的主人公的姐姐的长年卧床靠插管维系生命,而本片更狠,女主人公最后居然寻了短见。跳崖是否夸张,被救是否矫情,暂且按下不表。单是这情节本身就足以令人质疑。因为知名导演马克斯·奥菲斯的五十年代的《欢愉》结尾就有与之极为相似的情节(-视频点击-)。虽然那里跳的是楼这里跳的是海,但男主人公推着轮椅却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再考虑到《集结号》中也有很多桥段抄袭了塞缪尔·富勒的战争影片,只能说冯导这两年影片整体水平如何虽是见仁见智,但原创性确实在下降。而自己动笔的少了,借鉴别人的多了,算不算没有诚意的表现?既然没有诚意,该不该扰他一扰?

(带图:http://www.mtime.com/my/hitchitsch/blog/1705520/)

非诚勿扰(2008)

又名:If You Are the One

上映日期:2008-12-18(中国大陆)片长:125分钟

主演:葛优 舒淇 范伟 方中信 胡可 巩新亮 车晓 冯远征 罗海琼 

导演:冯小刚 编剧:冯小刚 Xiaogang Feng

非诚勿扰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