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塞斯的蝇形异化过程像是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与卡夫卡的《变形记》的结合。对一个普通人在发生异变后,由最初不知情时的惊喜,至意识到自身惊变带来的恐惧,再到为保留人性的不顾一切与歇斯底里,最终以残存的人性而自甘毁灭的万念俱灰,演绎了一出带有生命生存意识的科幻恐怖剧。虽则情节稍嫌简单,但好在其表现的过程惊心动魄。尤其是当维罗妮卡有孕在身之后,她对腹中胎儿与前男友的矛盾态度,以及那个产下巨蛆,令人头皮发麻的噩梦,还有堕胎之际被蝇变晚期的塞斯掳走而动摇的心理,都体现出影片在怪诞不经的夸张之余,依然对科学、情感和理性等方面有着两相适应的思考。这在不影响其惊惧气氛的前提下,使其更成为一部具有警示意义的严肃电影。

除却以骇人的科幻形式对人性做了极端条件下的探究,片中还有两处值得一提的地方,都有些耐人寻味:

一是变异后的科学家塞斯开始以昆虫的方式思考人生。在皮肤开裂、器官脱落、腐汁横流之后,他的人类意识逐渐被苍蝇占据,于绝望中对维罗妮卡讲述了一段思维混乱的独白,关于“昆虫政治学”,关于自己是虫还是人。这段独白的最后真情流露,流露出人类理性与情感的闪光,令人动容:“我想说我是昆虫,梦到自己是人。而且很喜欢那种感觉。现在,梦醒了。昆虫的梦醒了。我是说,你留下来可能被我伤害。”

另一是蝇变后的塞斯提到了一首古怪的儿歌——《有个老奶奶吞了一只苍蝇》。这支内容荒诞的儿童歌谣原本就藏着些不自然,讲一个老奶奶吞下了苍蝇之后又吞下了许多昆虫和动物,最后没来由地死了。老奶奶的结局与塞斯不谋而合,影片在临近结尾之际因这首童谣的隐喻更显怪诞,而这首创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儿歌本身也因之令人玩味,其看似无厘头的内容或许有着更为深层的现实寓意。

此外,片中的三角感情戏为这个体量不大的故事造成的多个戏剧冲突,在凸显人性的复杂和感情的矛盾之余,也成为牵动剧情走向的重要部分。维罗妮卡在发现塞斯的异常后对前男友的求助、其前男友对她轻易的心软和显而易见的占有欲,以及塞斯与维罗妮卡之间互相难以割舍的情感……种种复杂的感情体现,都使这个有关变异人的故事脱离了英雄或反英雄的通俗模式,使焦点集中于人之本身,使变异的过程与情感的变化走向相辅相成,并最终导向悲剧的结局。

影片最后,维罗妮卡含泪射杀了已变为巨型苍蝇的塞斯。若将临终一刻塞斯已完全蝇变无法挽回后的求死之举视作其人性回归的最后余晖,那么这抑或可以认为是其对爱人感情的驱使而做出自我牺牲的决定。而维罗妮卡的举动同样是惊惧之下的复杂情感驱动。纵然科学能够让人变异,将形貌与思维都改变到与原先大相径庭的地步,但人的理性与人的感情或许是连科学异变也为数不多难以变改的人之本物。


变蝇人The Fly(1986)

又名:魔蛹(港) / 变形人魔 / 苍蝇

上映日期:1986-08-15(美国)片长:96分钟

主演:杰夫·高布伦 吉娜·戴维斯 约翰·盖兹 乔·波希尔 莱斯利· 

导演:大卫·柯南伯格 编剧:大卫·柯南伯格 David Cronenberg/乔治·朗格兰 George Langelaan/查尔斯·爱德华·波格 Charles Edward Pogue

变蝇人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