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说来真是神奇,不管什么时候想起,剿方腊的惨死景象都让我难受不已,轻则心内绞痛,重则潸然落泪。还记得大一,精力旺盛,把四大名著一一拿来就读,红楼梦高三就看完了,大一也要再看一遍。红楼梦自然喜爱无比,现在也很难有时间和心情再读,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自不用说,看完一遍后就再没想过再找出来看。第一次看水浒传,看到中途一个个人物出来,一齐地哥哥长哥哥短,甚至有点疲劳,走马观花般看,直到征打方腊,一个个好汉惨死,惨绝人寰,看完含泪写了上百字的七字诗。
今年国庆,因计划回家没回成,窝在宿舍把这部电视剧看完了。英雄气概,荡气回肠;悲情无望,凉透脊梁。悲伤之余,苦思冥想,在单八将聚义梁山泊后,其他条件都不变,只假定宋公明不一心乞求招安,那么除了水浒传的结局,他们有更好的出路吗?
1.死守梁山,厮守梁山。
这应是晁天王的心愿,不要功名,不要利禄,只要兄弟们厮守。因大部分人是犯罪之身,且如此之众啸聚山林,肯定会引起官家的注意,且兄弟们快活需要酒肉,难免会杀富劫商,所以官家的征讨是在所难免。在宋徽宗时代,这一百零八个大爷,应该可以应付北宋军队的各式征讨。能够对这个出路造成影响的,一是内斗和分裂;二就是金兵、辽兵的征讨。
2.起义。
这个不太现实,好汉们没有谁有这个欲望和抱负,其他人不敢想,李逵不在乎,但也只是愿意他宋江哥哥做皇帝。因为没有这个想法,所以肯定不是一个出路。还有一些出路,比如招安后事权贵,比如投靠金国、辽国,比如割据一方和北宋分庭抗礼都和好汉们的凛然正气不符,也不予考虑。书中在辽国招揽松江的时候,吴用深表赞同,但我想即使宋江同意,其他大部分人也不会同意,故还是认定为行不通。
3.招安都是一死。
守不能,攻不愿,那就只好接受招安,接受了招安,肯定逃不了蔡高童杨四大天王的陷害。他们四个受徽宗信任,大权在握,好汉们直来直去,死的只会更快更惨,这也是宋江招安后只求在外征战的原因。
受限于他们的环境和能力,好像没有更好的出路。也许可以详细看看宋史,结合实际史实给好汉们找找出路。另外,方腊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路,用方腊的视角去写一本书,想来也会很有趣。

水浒传(1998)

又名:央视版水浒传

上映日期:1998-01-08(中国大陆)

主演:李雪健 宁晓志 周野芒 臧金生 丁海峰 赵小锐 修庆 郑爽 

导演:张绍林 编剧:杨争光 Zhengguang Yang/冉平 Ping Ran

水浒传的影评

爱天
爱天 • 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