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1-14

狐狸猎手:人格分析

1、 马克是前奥运会冠军,但摔跤在美国是冷门项目,特别是上流社会对这个项目嗤之以鼻,认为低级和野蛮。马克极度渴望自己和摔跤这个项目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所以富豪约翰找到他之后,他们一拍即合。
2、马克和大卫的关系不止是兄弟,大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半个父亲。他们从小父母离异,哥哥在里面充当了大部分父亲的角色。马克对大卫的反抗是一种对父权的反抗。
3、约翰和母亲的关系相当的淡漠。主要原因是约翰没有达到母亲的期望。家族里世代贵族,行业巨头,但约翰的品味很差,不懂高贵的马术,却迷上了野蛮的摔跤。母亲是非常强势的一方,家族的领头人物,约翰从小起就无比强烈的希望得到母亲的认同。母亲允许约翰把摔跤的奖杯放在荣誉室里,但在约翰假模假式充当教练指导队员训练的时候,母亲没有看完,高傲的离去。母亲这辈子始终没有认同约翰,这对约翰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加剧了他内心深处的自卑感。
4、约翰第一次会见哥哥大卫,大卫和他的妻儿一家人正其乐融融。约翰甩袖而去,显得很没有风度。弟弟认为哥哥和嫂子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礼貌导致老板不开心。其实不是这样的,约翰是典型的回避型人格障碍。在母亲的压制下,约翰从小自卑,缺乏社交能力,圈子封闭,很难与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看到这其乐融融的一家子,这场面击中了敏感脆弱的约翰。
5、约翰和马克最开始的关系极其密切,突然之间形势急转直下。这个也是源于约翰的回避型人格障碍。他喜欢马克,把马克当成兄弟,他和马克说过,他这辈子只有小时候有过一个朋友,还是母亲出钱买来的,只有马克是与众不同的。但是约翰的回避型人格障碍让他无法忍受和其他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他们的关系到了一定的界限,他就会极其排斥,不会更进一步。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6、约翰把哥哥马克招进来之后就变得非常有意思了。弟弟不接纳哥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父权的反抗渴望独立的人格;二是嫉妒,不喜欢哥哥和他一起分享和约翰的友谊,他以为自己在约翰心中是独一无二的那个。约翰把哥哥弄进来当教练也是出于两点,一是技术方面的原因,他需要一个世界级的教练;二是刻意疏远弟弟,因为他接受不了更进一步亲密的关系。
7、矛盾的爆发拍得很隐忍,很有张力。约翰枪杀哥哥看起来很突兀,实际上是内心情绪积压太多的一次爆发。约翰对弟弟的疏离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对哥哥产生强烈的嫉妒心。哥哥在教练场上是主导的那个人,约翰只是装装模样,拿着布扇扇风。在情感上,哥哥也是主导的那个人,美满的家庭,善于沟通,极强的个人魅力。看着哥哥慢慢的把弟弟从他身边拉走,内心极其煎熬。他本身是一个自卑的人,封闭的人,被母亲压制很多年得不到认同的人,走上极端是可以预见的。
8、 贝尼特·米勒一共只拍了三部电影,都是人物传记片,两部是体育题材的片。在看《点球成金》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导演并非寻常之辈,能把一个天才的孤冷诠释得如此到位。《狐狸猎手》看完之后,更加认定了这个导演,这是洞悉人性的大师,沉默冷峻细腻的手法也非常合我口味。非常期待他未来的作品。

狐狸猎手Foxcatcher(2014)

又名:猎狐捕手(港) / 暗黑冠军路(台) / 狐狸捕手 / Mark v. Du Pont: The True Story of a Shocking Murder

上映日期:2014-05-19(戛纳电影节)/2015-01-16(美国)片长:134分钟

主演:史蒂夫·卡瑞尔 查宁·塔图姆 马克·鲁弗洛 西耶娜·米勒  

导演:贝尼特·米勒 编剧:E·马克斯·弗莱 E. Max Frye/丹·福特曼 Dan Futterman

狐狸猎手的影评

鸥怩
鸥怩 • 猎手
莫方
莫方 •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