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剧的亲密接触于我而言是短暂而非常态的。听着各色人等用意大利语歌唱好像是一件过于高雅而遥远的事情。第一次听歌剧,确切的说是听歌剧咏叹调是在二十一世纪剧院,忘记什么原因了,我和同伴去那里等退票。赶上一个手持网球拍的小伙子,记得我们用了五十块钱买了两张票价超过千元的前排票。小伙子捶胸顿足,说要不是和别人约好了打球就自己听了总得给个打车钱吧要不是看你们是真进去听音乐的我就把票卖给黄牛了。带着一丝歉疚和扬扬得意,我们进入了剧场,发现信封里面居然还有一张价值数百元的票。我财迷的奔出场外,试图将票卖给票贩子。一个面目和蔼的票贩子对我说,演出马上就开始你还好意思和我要钱给你个十块八块的大家脸上都不好看,这样吧,你把票送我,我也进去看看。我拍着票贩子的肩膀说,快点,同去。那次演出的主角是一个冰岛男高音。唱得如何,作为外行我不好说。不过应当是值回票价(当然不是指票面的价格)。额外的收获是旁边还坐着一个歌剧韩乔生,这个陌生人一点也不见外的对我们进行了歌剧的普及工作。大谈他在维罗纳听歌剧时候的动人情景,评价男高音的卖力演出。甚至得出结论,就是帕瓦罗蒂亲自到场,以他当时的年纪,也没有这么完美的Hi-C表现。最后他还要我卖力鼓掌,鼓励男高音加演。一边听加演节目,一边说,这家伙真老实,真好。刚才么红有一个高音破音了,要不是他在旁边帮着托了一下,就露丑了(至少这点他说对了)。

后来我在某个情绪低潮期还看过一次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在保利剧院。这次是原汁原味的意大利歌剧,女主角据说很有名。不过以我非专业的角度来看倒是觉得男主角的演出更适合我的胃口。不过对我来说,歌剧的故事情节还是太简单了一些。情节安排的难以令人信服,不过大家都是来听唱歌的,相信没人真正在意剧情。

言归正传,离开歌剧欣赏事业算起来已经有好几年了。突然在前几天,有人送了我两张号称国家大剧院版的“图兰朵”,又是普契尼,还是遗作。用我母亲的话说,一定要去,去看看大剧院也好,演什么都要去,把这么高雅的一项活动彻底庸俗化为免费的博物馆参观。去之前,我有两个担心,一是演出分A,B角。两个男女A角是意大利来的,B角当然是国产的,而且整个剧的其他演员都是国内的。我甚至荒谬的想,要是一台全是中国演员,该不会大家图个方便就用中文唱了吧?另外一个担心是那几天因为各种事情特别累,我非常害怕自己在看演出的时候睡着。以前我曾经有过在国外教堂听管风琴音乐会时候打盹的惨痛教训,(当时是在旅行途中,人也累坏了,音乐又那么柔和)就是那么一疏忽的功夫,一生清誉,毁于一旦。这次如果重演,必成千古遗恨

一开场,问题解决了一半,当天的演出是最后一场演出,全部A角出演。开幕就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茉莉花”。“茉莉花”真是好听,无论是童声,多声部合唱,还是换上了意大利歌词。听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熟悉曲调,我的睡意问题也解决了。整个戏分三幕,两次幕间休息各十五分钟。第一幕,主要表现图兰朵公主设定的游戏规则,好像比武招亲,她是猜谜语招亲,拥有王室血统的人可以来猜迷,谜语一共三道,有点象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猜中了就是驸马,猜不中的杀头。那天的倒霉蛋是波斯王子,一声惨叫“图兰朵”过后,波斯王子送命。异国的匿名王子(其实就是下台王子)“卡拉夫”好容易和自己的父亲老国王在北京相遇(忘记说了,故事发生在不知朝代的首都北京),同时遇见了照料国王的柳儿,卡拉夫惊喜之余,问柳儿为什么照料自己的父亲这么多年,柳儿说,因为多年以前在王宫的花园里面,你对我笑了一次。柳儿的著名咏叹调“主人,你听我说”,如泣如诉,个人认为是当天演出里面表现最好的。其实整个第一幕里面,公主就露了一次面,就这么一小面,就让“卡拉夫”丢了魂,非要参加这个残忍的综艺节目,谁劝也不行,连老爹的话都听不进去

十五分钟休息过后,公主终于登场,这个意大利中国公主,可真是老啊(她老人家已经65岁了),从高高的台阶上下来,已经有点步履蹒跚的劲头,我一直捏一把汗,怕她摔着。公主说(唱)了,之所以让大家猜谜,是因为她是楼灵公主转世,要报复(这里面的缘由,我当时看字幕有点乱,不是很理解)。这之前,王子先登的场,大家又是一通乱劝,连皇帝都说了,小伙子,你回家吧,来送命没必要么,我们就当你没敲过参加比赛的大鼓。“卡拉夫”执迷不悟,结果是在柳儿的帮助下他猜对了三个谜语。在听谜面的时候,我也跟着猜来着,一个也没猜对。心里暗自庆幸,幸亏我没去敲鼓,不然我又是一个波斯王子第二啊。谜语猜出来了,公主却要耍赖。国王又开始和稀泥,说人家都猜出来了,不能这么干啊。“卡拉夫”得理不让人,说这么的吧,你要是在明天天亮以前,猜出我的名字,你还可以杀我的头。我当时想,公主真是笨啊,不是说参赛选手要有王室血统么,落魄王子拿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参赛资格。凭这一点,就可以推倒重来

第三幕,公主连夜进行调研工作,威胁说天亮以前如果查不出王子的身份,所有人(全国的人)都必须死。故事进入这个阶段,已经完全不合理了,哪里有好端端的杀死全中国人的道理。不过据说故事本来就是根据一个神话故事“一千零一日”改写的,不必当真。结果依靠发动群众和三个大臣的努力,查出柳儿和老国王曾经和“卡拉夫”一起说过话,柳儿为了保护老国王,挺身而出,接受严刑拷打,最后在表达了对“卡拉夫”的无限深情以后,当着图兰朵和众人的面自尽了。上述过程中,“卡拉夫”唱出了著名的唱段“今夜无人入睡”。可能是青年歌手大奖赛听这个段子的次数太多,我以为他唱得一般,还不如网上流传的“美国偶像”里面那个卖手机的小伙子唱得好。顺便提一句,这次我旁边没有歌剧韩乔生,但是两边的人也在不停的说话,我们左边的老哥先是拿出相机,开着闪光灯照相,被剧院工作人员制止以后,又不停的进行大小腿抽搐,打着拍子摩擦椅背。我右边的大娘,对柳儿死后天使来接她的剧情安排非常不理解,老是说她怎么两个脑袋,她怎么两个脑袋。气得我直想和她说,她有两个脑袋,那是因为你戴了一个眼罩,只露出了一只眼睛!(不是我刻薄,那天她确实戴了一个眼罩)。但是看到她可能是因为坐得太久了,脱下了鞋子,自我进行足底按摩,我还是放弃了这个冲动的想法。柳儿死后,“卡拉夫”也很生气,可是奇怪的是生了一会儿气之后,他却吻了老“图兰朵”(据说是柳儿的死更增加了他征服图兰朵的决心)。图兰朵虽然声音还不错,可是确实已经老了,做少女娇羞态已经完全没有说服力,我真担心看着还算年轻的王子和他接吻的时候,胃部是不是会产生什么不好的生理反应。还好,一切顺利,吻过之后,图兰朵突然变成了花痴,对王子爱得要死(这次官方的解释是,图兰朵也受到了柳儿的部分感化)。王子见了,骨头都软了,把自己的名字就轻易地告诉了图兰朵。看着老图兰朵在舞台上狂喜的转圈,说终于在天亮以前知道了答案,王子的小命又在自己手上了,我还是有点替王子担心。最后,天亮时分,图兰朵宣布,王子的名字叫“爱”。皆大欢喜。和所有的童话故事结尾一样,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快乐的生活。我却对此结果非常鄙夷,为可怜的柳儿的死去不平,希望他们的生活和大多数现实生活中的婚姻一样,所有问题都出在“从此”以后。

在演出开始以前和幕间休息时间,我们还是抽时间看了看大剧院的建筑和装修,不管和周围的环境搭界与否,整个大剧院还是气势恢宏的。里面的装修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石材的种类之繁多和工艺处理之复杂,凭我有限的家庭装修经验根本无法理解。散场的时候听一个老哥评论,说大剧院的成本是一个座位70万,一天卖票500元,需要四年的时间回本。我暗想,你也想太美了,看这个架势,一年运营下来,大剧院不亏本就是好的了。不过,这也算是国家的脸面,就算多花几个钱,我们现在这么多外汇储备,出得起,不然怎么配合大国崛起,国际接轨的潮流呢。还是我们一个兄弟说得好,听说我去了国家大剧院,马上说,去,一定要去,别说票不花钱,就算花钱买票,没有演出,七十万一个座椅,光坐坐也值了!

图兰朵紫禁城版(1999)

上映日期:1999-04-13片长:129分钟

主演:Giovanna Casolla Sergej Larin 

导演:Hugo Käch Ruth Käch 张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