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渣男,
额,不,是最伟大的艺术家:
巴勃罗.迭戈.荷瑟.弗朗西斯科.德.保拉.胡安.尼波莫切诺.克瑞斯皮尼亚诺......
好吧,他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毕加索。
2017年,国家地理频道出品了一个《天才》系列的剧集,第一期的人物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
不过和大家想象得不一样,
本剧并没有像严肃的纪录片一样着重介绍他伟大的科学成就,目的也不是不把相对论讲明白不罢休。
第一集一上来故事就发生在爱因斯坦的办公室。
不过他不是在钻研科学,而是在和秘书滚黑板。
从一开始观众便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爱因斯坦。
他是天才,也是一个普通人,
甚至在一些地方,诸如感情生活还不如普通人。
剧集试图通过他们不为人知的普通生活入手,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立体的天才。
1881年出生的毕加索在其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创作热情,
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6121幅。
他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
这离不开他无与伦比的艺术天分,
但也和身边不断替换的女人分不开关系。
和前一季一样,剧集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毕加索的一生,
而是采用童年、少年和老年三线交叉并进的叙事模式。
不同的时间线展现了毕加索不同时期的生活和创作状态,
彼此之间也相互映照,突出少年的生活对后期毕加索理念和创作的影响。
由于父亲画画的缘故,毕加索从很小的时候便喜欢上了绘画,并且展现出他无与伦比的天分。
他八岁便画出第一件油画作品《斗牛士》,十六岁画出精致的获奖作品《科学与慈善》。
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十三岁的时候,我就能画的像拉斐尔,但到70岁时,才能画得像个孩子。
毕加索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女人是他的妹妹,
小时候妹妹重病,毕加索祈求上帝,如果妹妹能康复,他就决定从此不再画画。
但最终妹妹还是去世了。
毕加索十分自责:一定是上帝觉得他不可能遵守自己的诺言,才故意惩罚他。
母亲只能宽慰道:“上帝是在告诉你,你有非凡的天赋,需要不断地画下去。”
也许这件事成了毕加索一辈子都无法挥去的阴影,
他的余生可以说只在做一件事,
不停地画画。
这边刚刚讲完孩童时期的毕加索为什么走上绘画的道路,
紧接着镜头切到一个好像正在创作的人身上,
没错,他就是56岁的毕加索。
事实上,他并不是在画画,而是在和一个叫玛丽的女人偷情,她还为毕加索生下了一个女儿。
以工作为由离开后,毕加索又马不停蹄地和另一个情人(摄影师 多拉)会面。
有一天毕加索和情人多拉在工作室画画,被找上门来的玛丽发现,
情人和情人相见,分外眼红。
面对“你要选谁”的质问时,
毕加索只淡定说了一句:“你们自个解决。”
紧接着又若无其事到一旁开始画画了,
甚至背后这充满戏剧性的场景还给毕加索带来了创作上的灵感。
毕加索一生一共有过两任妻子,情人至少有5个,她们在不同时期分别陪伴着毕加索。
这样的私生活在常人眼里可算是妥妥的极品渣男一枚了,
可以说女人是他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他艺术路上的牺牲品。
回到少年毕加索时期,
未满20岁的毕加索早早就展现出自己的绘画天赋,
与此同时,他那离经叛道的冲动也开始抑制不住。
在学校,老师让他必须用直线画出物体正确比例和位置,
他说:我只能画我感受到的东西。
离开学校,为了追求心中的艺术,他选择了去巴黎,哪里有德加、塞尚,
巴黎当时可以说是艺术的天堂。
而让他获得前往巴黎资格的就是以他妹妹为主题的一幅画。
没想到到达巴黎后,毕加索和好朋友发现自己的画在这儿根本不值一提,
这里可是天才满地跑,尤其是画家。
为了得到别人的赏识,两人只能在穷困潦倒的出租屋里埋头不断地画啊画。
这段时间,对毕加索影响最大的就是后来好朋友的自杀,
这让他又陷入了和妹妹去世时一样的自责中。
所以这段时期毕加索创作了许多描绘著骨瘦如柴的母亲与孩子的作品,用色阴暗,并有时以娼妓与乞丐作为主题。
画作大多以蓝与蓝绿的色调为主,所以又称作毕加索的“蓝色时期”。
之后让他找到生活动力的依旧还是绘画,
最终他把死去的好朋友和他心爱的女人画进画中,从而完成自己的救赎。
这种行为模式贯穿了毕加索的一生。
尽管毕加索一生作品众多,风格多变,
但依旧可以从他的生活轨迹找到一一的对应。
他自己也说过:
画画就是我写自传的方式。
这本自传里记载了很多对他重要的人,当然绝大多数都是女人,
比如像他的代表作《哭泣的女人》就是以多拉为灵感创作的。
说完初出茅庐的毕加索,再说说多情万种的大师毕加索。
当时的德国正在大举进攻欧洲各国,
在情人多拉的劝说下,为了记录法西斯的暴行,
毕加索刚刚完成《格尔尼卡》的创作。
可是当纳粹占领巴黎,多拉劝毕加索带着自己逃到美国的时候,
毕加索无法相信当初鼓励他画反战作品向纳粹宣战的女人竟然变得这么懦弱。
是的,毕加索再一次产生了厌倦,他需要新的生活。
这时22岁弗朗索瓦丝正好热爱画画,敬仰毕加索,
并且她还试图接近他。
毕加索很快被识破弗朗索瓦丝的目的,
她想借自己的名声帮助自己的事业。
于是他愤怒的拒绝了弗朗索瓦丝,告诫她:
光有潜力成不了艺术家,

真的艺术家只能凭借着昼夜不停的苦练,

整个完全地沉迷其中,

你知道这有多寂寞吗? 没人能帮助你。
但之后无论是从一个男人的角度,还是寻求新激情的艺术家的角度,
毕加索还是选择了妥协,接受了她。
不过面对即将到来的爱情,他依旧保持着冷静,
他深知,爱情,这东西很危险。
在充满回忆的房子面前,他告诫着弗朗索瓦丝,同时也是在提醒自己。
爱情可以变得很危险

我眼睁睁地看着爱情毁了卡雷斯(自杀的好友),然后我自己也尝到了苦头

爱可以如此地强烈,然后又燃尽消失

一开始是恋人,但如果你不小心对待的话

就会变成自己激情之下的牺牲品
对于他的私生活,我们无法妄加菲薄,但绝不是简单的“渣男”或者“天才”就可以概括毕加索的一生。
通过《天才》这部剧,我看到了一个真实追求内心的艺术家,一个与众不同的毕加索。
无论是梵高、毕加索、还是其他的伟大艺术家,
他们都有完全不同的生活,
这种生活或贫穷,或是毕加索的多情、也可能是贝多芬的苦难,
但最终伟大的艺术都源于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体验着最真实的生活,
遵从自己的内心并用极具创造力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伟大的艺术家永远不能被制造。
这一点无论是在绘画,电影还是其他艺术行业都不会例外。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电影爬虫」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吼~
ಠᴗಠ

天才 第二季Genius(2018)

又名:天才人物 / 天才:毕加索 / 世纪天才:毕卡索(台) / Genius: Picasso

主演: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克蕾曼丝·波西 亚力克斯·里奇 萨曼莎· 

导演:肯尼士·比勒 凯文·霍克斯 劳拉·贝尔西 马蒂亚斯·亨德尔 格雷格·艾坦尼斯 编剧:肯尼士·比勒 Kenneth Biller/诺亚·平克 Noah Pink

天才 第二季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