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盲人的世界就是漆黑一片吗?他们心里亮堂着呢。
对盲人而言,健全人是像神明一样的存在,只有保持距离才是安全的。而在健全人的观念里,盲人的世界必然是黑白单调的,无需了解,同情足矣。
但《推拿》否定了这种常理,它为你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盲人世界,他们也拥有和健全人一样的爱恨情仇,柴米油盐,甚至更为丰盈。
《推拿》未必是娄烨作品中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有人间烟火温情味的。
这部戏里没有主演次演,每个人都有故事:秦昊饰演的盲人老板沙复明代表了9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里那种有本事也有情怀的盲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性格豪爽大度,外向开化,生意也是风生水起,同时还兴趣广泛,常混迹舞会,惯于风月,喜欢三毛,是一个内心成熟又敏感的男人。他喜欢梅婷饰演的“第一美”都红,梅婷却对黄轩饰演的“小正太”小马情有独钟。郭晓冬饰演的王大夫技高一筹,生财有道,但却有一个不争气的弟弟……这些盲人各有特点,在推拿中心聚在一起就是一出精彩叫绝的群戏。
但是观众看后,无疑会对小马这个角色印象最深刻。
编剧马英力说,小马之所以出彩,是因为小马是游离于体制之外的一个人,他虽然属于这个盲人推拿中心,但是并不像其他盲人一样有归属感,他像个“危险分子”,总是对这个世界蠢蠢欲动。因为没有尝过爱情的滋味,他对“嫂子”小孔有了青春的渴望,同为盲人的“大活宝”张一光对他说的:“赶紧止住吧!你快爆炸了。你身上散发着危险的气息,这种气息我以前矿井爆炸前闻到过。”张一光就是因此失明的。但小马那颗驿动的春心是不会停止的,这个危险分子又执着地爱上了从事色情服务的少女小蛮。都是社会底层的弱者,他们二人惺惺相惜,走在了一起。他不满于小蛮在别人的胯下忍辱求生,与嫖客厮打,被打得浑身是血。但他却因祸得福,眼睛渐渐感受到了光,他快乐地在大街上狂奔,不顾汽车的鸣笛,贪婪着感受着自由的空气。
电影给了小马一个光明的结局,他和小蛮私奔之后,已经复明的他继续从事推拿,两人过着正常人那样的生活,那是盲人们夙寐以求的。
小马仿佛娄烨之前电影里那种棱角分明,具有十足火山爆发力一样毁灭气质的角色,比如《苏州河》里周迅饰演的少女牡丹,《颐和园》里郝蕾饰演的余红,《浮城谜事》里郝蕾饰演的陆洁……这些人都是社会中和我们一样的常人,他们貌似柔弱,但却可以为了心中坚守的一种东西敢于以死相搏。即使悲情,但从不卑微。
电影里,人物关系复杂,爱欲纠缠不清,但是都有各自的苦衷与无奈。你会觉得似曾相识,因为这些不为盲人所独有,视力健全者的生命里一样会经历。相反,因为失去了光明,他们的爱恨显得那么单纯质朴,笨拙感人。相比庞杂厚重的小说原著,电影剧本则比较讨巧,只取要害。编剧马英力说,毕飞宇在看了剧本之后说:虽然被改成了薄薄一本,但是却感觉没有少什么。
娄烨一贯不走大众商业路线,偏艺术偏写实的风格使其作品虽然在国际电影节屡获大奖,但在国内一直不受待见,本人也曾遭封杀。虽然同为关注弱势群体,但《春风沉醉的夜晚》是冷的,《推拿》是温热的。如同许巍这些年的新歌一般,当年的凌厉霸道已不见踪影,更趋向于在平静中显气象。这表明娄烨在不断的反抗与妥协中已经日渐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影像风格,颇具颠覆性。那种明灭不定、晃动不安、粗糙失焦的画面仿佛是盲人眼中世界的呈现,也和这个散发出幽深气质的故事完美切合。为此,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把杰出艺术成就银熊奖颁给了本片摄影师曾剑。
这部电影的初衷定然不是为了博取人们对弱智的一滴泪。而是要向你我呈现一个真理:无论你是谁,生活在哪个年代,身体是否残缺,都一样得面对无常的命运,在这个貌似温柔的世界上努力生存着。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在小马和都红相继离开之后,沙复明用头痛苦地撞击着墙壁,嘴里吟诵着三毛那首著名的诗:“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反反复复。像是自言自语,也像是对天祈求。
上天不会因为你是盲人就会怜悯你,少分给你一些生而为人的烦恼与悲哀,相反,那种挣扎与嘶鸣更加刻骨铭心。
在盲人自己的社群里,他们是互相取暖的正常人,但是在整个芜杂的社会里,他们却难有正常。他们渴望像正常人一样去爱与被爱,但何其奢侈。
也许成为一棵树才是幸福的,那样就不用那么辛苦地寻找,也不用经历失落与悲伤,只要张开枝桠,就可以拥有阳光和整个世界。

推拿(2014)

又名:Blind Massage

上映日期:2014-11-28(中国大陆) / 2014-02-10(柏林电影节)片长:114分钟

主演:郭晓东 秦昊 张磊 梅婷 黄轩 黄璐 黄军军 姜丹 穆怀鹏 

导演:娄烨 编剧:马英力 Yingli Ma/毕飞宇 Feiyu Bi

推拿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