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02-21

推拿:中心話語的偏離和回歸

事實證明,有點想法、想寫長評就要立刻下手,不要留到以後寫。拖了一年之後我已經不想回頭重新研究這部電影的問題了,但對當時做出的一些思考保留了碎片式的記錄,姑且就貼出來。


﹣關於主題本身﹣

婁燁給《春晚》貼的標簽是愛情片,但《推拿》必然不是。這部電影裡沒有愛情,片中人與人之間的暗湧都與愛情無關。所有人只是忠於自身的事件。梅婷忠於的是「相撞」,黃軒忠於的是「女性的氣味」,秦昊忠於的是「美的認知」。而愛戀對象本身並不重要,就像畫外音說的,他們信的是「命」。

﹣關於形式和潛在的話語問題﹣

這個電影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專業演員和盲人演員的混用。演技和演繹風格上的區分導致了影片話語的「中心化」,或者說是「去中心化」的失敗。旁白刻意採用最無抑揚頓挫的念法,演員表也把盲人演員和專業演員的姓名做了穿插,這都是婁燁對影片「去中心化」的努力。但作為觀眾必然要被自己更熟悉的臉孔和大銀幕表演方式吸引,因而在某種程度上預判盲人演員為「配角」,為「他者」,即便他們戲份的重要性相當。

另一方面,花絮裡秦昊說:這部影片對他們(盲人演員)的生活和職業道路並無太大影響。的確,即便得了銀熊最佳新人的是張磊,很快她就會消失在公眾視野中,但對於秦昊、梅婷等人而言,這部電影成為了他們履歷中「可見」的一部分。這就產生了一種不平等,社會意義和效應上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作為電影的潛在的外部假設,導致了劇中人物話語權的不平等。

上一次體會到這種專業演員和非專業演員混用帶來的違和感,即影片話語「去中心化」的失敗,還是在看賈樟柯的《天註定》時。而之前看到短評裡有人寫,賈樟柯和婁燁是第六代導演中唯一還在「記錄」的兩人了。但這種「記錄」是否存在問題,是否有譁眾取寵之嫌?最好還是多探究一下。

推拿(2014)

又名:Blind Massage

上映日期:2014-11-28(中国大陆) / 2014-02-10(柏林电影节)片长:114分钟

主演:郭晓东 秦昊 张磊 梅婷 黄轩 黄璐 黄军军 姜丹 穆怀鹏 

导演:娄烨 编剧:马英力 Yingli Ma/毕飞宇 Feiyu Bi

推拿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