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11-28

推拿:血•雨•舞的诗

娄烨的第九部长片作品《推拿》如期在中国大陆上映。笔者所在的三线城市首映场(亦为当天的唯一一场)被排在了这个初冬周五的早上10:55开演。上座情况为包括空转的媒体票,整场观众十余名。好奇地观察周围的这些同好者¬——多是相貌平平、内向略宅的青年学生模样,不由想到《春风沉醉的夜晚》(下文简称《春风》)中主人公念起郁达夫的同名散文中“黄狗”的说道。
个人观点,《推拿》可算作娄烨的第三次转型¬——如果把从充满城乡结合部风情的粗狂奇丽浪漫物语《苏州河》到全明星阵容主流战争片《紫蝴蝶》记作第一次;从女性情绪史诗范儿和个人主义肆虐直至登峰造极的《颐和园》和《春风》到急转直下、献媚市场的《浮城谜事》是第二回的话。比起第二次的突兀,《推拿》的转变显得更为巧妙和圆润。在讲故事的方式和表现手段上都有一定的收敛,使其另大多数进影院的观众看得懂、能接受,亦即尽量摆脱小众趣味,但坚持保留其精神内核,而更加贴近主流的倾向。
主题温情。首先在故事色调的选取上一弃之前《苏州河》的冷酷、《颐和园》的冷峻、《春风》的冷凌,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结局温暖、但过程些许残酷、些许暴戾的话儿——一群盲人推拿师的辛酸史。在影片的结尾,当观众甚至还无法确认小马最后看到的那个正在用搪瓷脸盆洗头的女人是否就是小蛮时,一个happy ending已然呈现。
血。影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流血场面,一次比一次来得突然和惨烈。:一开场不到10分钟小马就用打碎盛饭的陶瓷碗用碎片猛割自己的颈项寻短,斑驳血迹的既视感彰显娄烨的特有张力,观众还没坐稳的重口味血腥让人不忍直视;第二次是郭晓冬饰演的王大夫在收账的大佬面前一刀一刀刀刃自残,血流中歇斯底里的笑令人唏嘘;最后是沙老板(秦昊饰)在员工聚餐时忽然狂吐一大滩的鲜血,突如其来、有点摸不着头脑。也许导演追求的并非流血, 只是流血时的突兀本身。
雨。南京。都是娄烨爱用的符号或者背景。下雨象征着一种精神宣泄和情绪的释放。《颐和园》里被大雨淋透的余虹激动地把日记交给猥琐的有妇之夫,让他读;《春风》里他们开着那辆破大众一次又一次在南京的雨中狂奔。两部戏都选在了“妖都”南京,不禁感叹方言的声调和韵味都符合影片的调调。另外,这次启用的女主演梅婷就是南京人。
舞和诗。秦昊饰演的沙老板是一个舞者,交谊舞达人,“风流倜傥”;又是一个诗人,两者都代表他的生活方式和状态。说到诗,娄烨一定是造诣颇深的一位。从《颐和园》里余虹的独白我们已经早早领略过了。
象征。线索人物小马成为整部电影中最“作”最拧巴的人物,开场就自杀未遂得他先是挑战伦理、爱上嫂子没有得手,又是挑战道德,与卖淫女产生了感情,被嫖客揍得体无完肤。毫无疑问,小马象征着创作者反叛拒绝妥协的态度和不流俗的标签。
亮点台词。《推拿》中秦昊说的“都红(梅婷饰),美到底是什么样的?”当然不及《苏州河》中周迅的“你会像马达那样找我吗?”会成为经典,但同是疑问句的方式,可能是导演或者编剧的自我致敬也未可知。而笔者的智商难以判断“腐败!一个小小的推拿中心都这样”之类的台词是否是对时事的反讽。
音乐。特别留意到此次由约翰•约翰逊担纲。总的来说出彩华丽的地方很少,只有快结尾时的一段钢琴曲,孤高冷峻,似是故人来。
表演。基本过关,可圈可点之处不太多。郭晓冬从一开始就似乎没有进入“全盲”的状态,没有习得翻白眼的真功夫,只是一味闭眼,让人觉得不真实,直到最后手刃自己身体时也只能算得勉强过关。秦昊相比之下表现优秀一些,把沙老板琢磨得比较到位,有不少细微表情和火候掌握的比较理想。饰演郭晓冬女友的那位女演员不知是否专业,把一个多情女子演得入木三分。梅婷的戏其实并不多,温良和高雅的气质依旧。

推拿(2014)

又名:Blind Massage

上映日期:2014-11-28(中国大陆) / 2014-02-10(柏林电影节)片长:114分钟

主演:郭晓东 秦昊 张磊 梅婷 黄轩 黄璐 黄军军 姜丹 穆怀鹏 

导演:娄烨 编剧:马英力 Yingli Ma/毕飞宇 Feiyu Bi

推拿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