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不由得佩服港人的娱乐精神,发哥本就已经无以复加的赌神荧幕形象,临到七十来岁的年纪还要被拿来炒出一盘隔夜饭。如果说九十年代看的是赌神的英俊潇洒,那再看留起长发的发哥只能说是“随心所欲不逾矩”,即便发哥不再在意自己“俊仔”的荧幕形象,卖力演出还是难掩片子的平庸。
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演员和角色的年龄适配很难让观众产生舒适。即便有柔光打造,看到袁咏仪和发哥倒回二十年谈恋爱,也不免被他们下垂的嘴角和眼角拖回到残酷的现实,十几年前的《无间道》都没说让四十多的二位影帝装嫩,咱现在的导演怎么就忍得下心在大屏幕上把这些放大给观众看?
不过说回来,一成双周四大天王的演艺事业真够长的,相较于比他们早的如狄龙姜大卫秦汉,和以后的余文乐等,这几位基本还活跃在一线大片并担任主角,自己的事业旺是真的,港片没落也是真的。
另外普通话配音要比粤语原声容易出戏的多,配音版更像一个闹剧,显得几位演员和没事过家家一样。明明是一个赌棍的良心觉醒,还蹭着赌神的名号拉大旗做虎皮,剧情发展到老妈去世,前后的节奏和主题感觉没有很好的衔接一致,好像两种类型的片子,咱就说片名都凝炼不好,还能拍出啥好故事。最后方中信扮演的老师和年轻社工插科打诨的剧情,暴露出编剧和导演偏爱“老少配”的恶趣味,看多了实在是让人反感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