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背后》是一部电影纪录片,于2023年1月20日在日本上映,这是我在百度百科上找到的相关信息。
它曾在豆瓣2023年度评分最高的纪录片中位列第一。
全片片长94分钟,别名为“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纪录片”。
本片导演马英力是导演娄烨的妻子,更是电影《推拿》的改编编剧。
在看这部影片之前,我对它的印象停留在导演娄烨和片名《梦的背后》中“梦”这个字上。娄烨和梦,它们让我联想到此片大概表达的是娄烨作为导演对电影的执着和坚守。包括电影于我们普通观众来说太过神秘,它做得足够好以至于我们只能看到导演和演员。又或者说我们丝毫不关心是否影片的背后有多少的思考,多少的人,我们只在乎最显眼的,最引人注目的,看起来最赚钱的那几个。不知道是不是一种下意识的补偿,我们也关心那些看似伤感的,让人可惜的东西。
相比一般的电影导演,为何娄烨被赋予了特殊的符号和意义,为何他的工作值得被记录下来,并且有那么多人能够感同身受又,得到启发又或者说爱上娄烨呢?
我曾看过娄烨导演的电影《推拿》以及《春风沉醉的夜晚》,这两部电影都让人印象深刻,看完后也久久无法回神,这是一件幸福的事,那就是沉浸在故事中。《推拿》中的每一个人都离我的生活很遥远,如果光看文字,我无法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瞎了,但是他的眼睛是什么样的,看起来与平常人有多么不同这些我都感到陌生。演员的表演一开始让我怀疑,因为不常见到,因为很不寻常,甚至带有丝戏谑的模样,我不禁怀疑这是否是认真的。但是很快我就不在意了,因为看完全片后,我在想 相比这样一个看起来真实到让我有点害怕的故事是否我才是虚假的。因为我只是被动的去接受这一切,没有任何调研,任何相关的经历就能轻易地去质疑一部这么完整的作品。
纪录片中有一句话说“你制作中感觉不一样了,那么最后影片就是不一样的”。
娄烨导演也只不过是个普通人,放在人群中可能也发现不了。但这人对电影的追求和对细节的把控都与一般的导演有着显著的差别。比如他偏爱自然光,说是一千个灯打出来的效果也没有自然光好。他希望最后画面拍出来的效果是最真实的,让人一看会以为这是突发状况而不是精心安排好的场景。这样的追求格外独特,因为“完全的真实”显然是难以达到的,但他会做到尽可能的真实。他的作品总给人以新的感官享受,新的震撼,我会开始期待他审美下的其他故事。但是一个故事就能让人晃神半天,像含了颗蜜饯的核一样总能啧出味道,从而舍不得吐。含得久了,甚至习惯了它的存在,就好像我们已经进入故事里面了,何必再去看个别的故事。也许是这么回事儿,所以我也只看过他的上述两部作品。
我会很好奇娄烨对与影片“真实感”的需求来自于哪里,因为这是一件有趣的事儿。或许这事儿难以说清,而娄烨本身也以最靠谱的回答那就是电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这种享受像感受诗歌儿,感受画一样,也许我们对这两样难以达到强烈的共情和理解,但是电影确实打通了我的感官,让我与它相通。所以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其实没有太多的想法,只不过再一次回想起有关娄烨的东西,完善了对他的印象这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