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兰先生》:其实埋了很多伏笔和悬疑,但Joseph Losey拍法太老派了,片子显得特别周正。
精准、深刻,但是不够抓人。
高控政府和恐怖统治里,无人独善其身——非常荒诞的身份错位,阿兰·德龙一些偏执的举措看来“毫无道理”,却恰恰指向德军占领时期法国人的分裂生活。一方面,上流社会依然可以自我麻醉歌舞升平,民众也能假装无他地街边采购;另一方面,富庶的拍卖家和贫穷的中年夫妇,都强烈不安,急需与迫害对象“犹太人”撇清关系,以求“恢复原状”地生活,甚至在他人的灾难上谋求好处也并无不可。
而舞厅的大兵、跟踪的警察、被监控的名录和成为喉舌的报纸,都在把人们从“惯常”里拉出。不闻不问仿佛就不相关,其实是对生活惯性的一种依赖。
可是等到血溅到眼睑之下,还能如何自我催眠呢?
奇怪的是,这一年的华夏之事,使得一切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今日“不是同性恋”,明日“不是低端人口”,后日呢…如果连克兰先生都再也说不出“我相信法国,我相信我们的制度”,在“被带走”而“去向不明”的时代列车上,我们也会获得那样认命的眼神…吗?

克兰先生Monsieur Klein(1976)

又名:奇连先生(港) / 克莱恩先生 / 克莱因先生 / Mr. Klein

上映日期:1976-09-23片长:123分钟

主演:阿兰·德龙 让娜·莫罗 弗朗辛·贝尔热 朱丽叶·贝尔托 让· 

导演:约瑟夫·罗西 编剧:弗兰科·索利纳斯 Franco Solinas/Fernando Moran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