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琪锋导演的<复仇>里的男主角本来想邀请阿兰德龙来做男主角,关于阿兰德龙,也许人们会认为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实力派演员,也许他的一眼一行太过的偶像派,也也许他是在是太帅了,从而很多人并不喜欢他,所以就说他不是一个很好的演员,或者是一个花瓶,在杜琪锋导演和吴宇森导演视为精神导师的Jean-Pierre Melville的<独行杀手>当中,他被Jean-Pierre Melville运用布雷松的那一种理论及小津的那一套理论将一个冷血杀手塑造为一个木偶的形式演员。从电影美学上来分析,其实阿兰德龙是属于那种追求美感的导演喜欢的一类角色,例如:<魂断维尼斯>的维斯康蒂,<蚀>的安东尼奥尼,<筋疲力尽>的戈达尔,<烈火情人>的路易马勒,并且从杜其锋导演的邀请当中可以看出,其实德龙还是很适合出演这样一类带有神秘特征的角色------他笑及那深邃的眼神。
今天看了一部叫做<克莱因先生>的电影,导演是英国新郎潮的约瑟夫罗西,他的成名作便是和哈罗德品特合作的那部<车祸>及<幽情密使 The Go-Between>.而这部<克莱因先生>也是如此的神秘,就像片头开始时的那一幅被拍卖的话一样,鹰被射死了,而猫头鹰却在这支被射死的鹰下,就像猫头鹰和鹰是浑然一体的一种”动物”(电影结尾时克莱因先生流露出正是这种"动物”般的眼神).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讲叙一个富裕的收藏家家里收藏着许多的画,其中有一些是通过与犹太人”交易”而来(电影里的那段颗粒感很强的话剧也是讲叙”大街里的商店”,一样的犹太人的生意故事,克莱因先生想笑但是他女朋友不让他笑,因为笑的人都是一群德国的军官,)这时他发现家中有一封和他做生意的犹太人一样的信,收信人是Robert Klein,这人的姓名和他一样,由此展开了一联串证明自己身份及找到Robert Klein的旅程,但是最后也由于追寻Robert Klein和自己一样的人被和别的犹太人那样给抓进那些运去集中营的火车。
电影的演员还有那位新浪潮女神Jeanne Moreau她和德龙在神秘城堡的碰见,她虽然看见了德龙完美的身体,但是她却没有被德龙诱惑,因为,他邮寄给Robert Klein的信并不是给这只鹰而是那只猫头鹰,而至于他的身份的暴露或者说德龙为什么会给警察调查,主要原因是他和这样的一群犹太人做生意,是有关联的,而电影的结尾也是和德龙开头时的那的段与犹太画家的对话有关,“六百元行吗?”“我只能给三百。”……只要有关联的人都会给牵连进内。
我问:“ 爱伦坡的小说你最喜欢的是那篇?”
答:“Willam Wilson”
我说“这部是有电影的68年的那部叫做《勾魂慑魄 Histoires extraordinaires》里面有个故事就是这部。”
巧合的是爱伦坡的那篇Willam Wilson由三位大导演罗杰瓦丁,费里尼及路易马勒的《勾魂慑魄》里路易马勒的那部Willam Wilson也是阿兰德龙所扮演,或者是罗西看了马勒的作品后想拍一部如爱伦坡《Willam Wilson》这样的作品而想到了这部《克莱因先生》。小说里的Willam Wilson被Willam Wilson杀死了,而克莱因先生也被克莱因先生所逮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