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打五星,虽然依然是熟悉的朴赞郁,用顶级的手法讲了个一般般的故事,点错了技能点,并佐以奇怪的想象、凶杀暴力色情自引眼球...但我在这部片子里感受到一种奇特的、极致的浪漫,我相信有同感的人一定会懂。突破时空的观察与对望,镜头没有过度的跳切推拉...等很多奇奇怪怪的操作令人莫名觉得朴赞郁的影像很高级。我称这部电影为剪辑万花筒,简直堪称艺术品:相关专业的人都应该好好学习一下。
朴赞郁很会拍情欲,把汤唯拍得很勾人,甚至怀疑他只是把自己的性幻想搬到了大银幕上。
人离开的时候镜头往后拉,景别变大,方显落寞。
朴赞郁变高级了,这次没有任何与性沾边的东西,但莫名就很性。
笔记:之前一直疑惑为什么大导演们青睐汤唯,事实是汤唯不需要演技,她本人是那种一眼看上去邻家少女但细看却根本不知道她追求什么,每一个下一秒都可能有惊喜或者惊吓在等着观众。只有大导演才能挖掘并把她的气质贴合到电影之中。
“摧毁一个人最佳方式就是成为他的一部分,然后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第一个直男助手,也许是本能的厌恶女人,所以直觉地认为汤唯就是凶手,他是对的,但热恋中的男主是盲目的;第二个女助手,也许是本能的同情女人,所以坚定地认为汤唯不会是杀手,她是错的,但爱过后的男主是冷漠的,朴赞郁还真是执着于这种对偶的结构美学啊。
故事好坏似乎并无所谓,和《小姐》里的金敏喜一样,汤唯才是这部电影得以成立的关键。
朴赞郁似乎只想要她耐人凝视的神秘感,她做到了。
踩在我的尸体上听我最后的告白,我的爱结束的瞬间,你的爱就开始了。
朴赞郁镜头里的汤唯,跟李安镜头里的汤唯是一样的特质,两位导演都利用了汤唯演技的拙劣。男人很难从她的表情里判断出什么,因为她的“表演”里什么具体和确定的表情都看不到,只有复杂混沌难以辨别的情绪,让男人无法分辨。好在大师的镜头里,她可以只是符号,只是道具,导演用复杂的镜头调度填补了女主的不确定性,用视听语言来完成角色之间的情感较量,这也是朴赞郁导演最强大的地方。
汤唯必须演一个外来人,用笨拙但稍微流畅一点的语言才能掩盖她的演技。《色,戒》里的广东话上海话如此,这里的韩语如此。说母语台词就完全暴露她笨拙的演技。所以《晚秋》不说话,最聪明。——然而媒体把她塑造成了一个精通语言的人,浅尝辄止才最适合半桶水的汤唯。
看完就能理解朴赞郁为啥非得找汤唯演不可,别人费尽全力塑造神秘感也不一定行,汤唯随随便便往那儿一站就全都有了。李安和朴赞郁寻找的是同一种东西,男性秩序里的女性颠覆者,在所谓的家国大义或法律正义里被压迫的女性,在反抗的那一刻,得到的是毁灭与自由。不过看完之后就知道,还是李安厉害得多。
从《小姐》到《分手的决心》,朴赞郁擅长的是描绘男性凝视的自我挫败:他以为他在追求她,但其实是海洋的渊深在召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