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手的决心,太多人拿男性凝视说事了,那有没有这种可能呢,这些人对男性凝视的表达方式及内容太熟悉了,以至于没有哪种手法能逃得过“法眼“,一逮一个准;而对于海镇在庙里被带上墨镜、在中庭被人盯,在锄头山上被亲完,”泪眼婆娑“的怼拍也可以是种”凝视“,但是因为之前没被指认和教育过,所以没有认出来这是徐来的look back呢?
接着,又有人拿结局说事,说水篇里徐来明明已经意识到海镇这次办案的决心和情感上的逃避,为什么还选择自陨。我看第一遍的时候也不理解,但再次回看便发现徐来把红色的手机还给海镇,并让他重新启动调查,“回到崩溃之前”(因为看第一遍的时候,后半句话没有翻译出来!)就能理解徐来从那时,或者更早之前已下定决心,上次被翻案、这次被判刑、手机或是她自己沉入海底,无异。至于海镇表面上的逃避,申辩自己没有对徐来说过“爱你”,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应该不会站在悬崖边等着徐来来推自己了。
很多文章用草东《山海》里的一句歌词来取影评的标题,歌词是“她明白,她明白,我给不起,于是转身向山里走去“ ,山和海搞错了,强按有些俗,但有丁点道理。
当然我对结局也是有点意见的,徐来的手机不应该被留在车里,很危险。
还有就是汤唯的台词和演技,有些台词的讲法确实让我有些出戏,但是我也反思自己是不是不习惯这样的说话方式才会觉得奇怪。关于演技,在审讯室抬眼说“这女人真可怜”、边掏男主口袋边说自己怕高、回答散步时所穿裙子时撒的谎、打转向灯的神情动作、铲沙前抬手看的那下表,这些都是我反复会看的画面,因为在别人身上看不到,至于说这是汤唯本人还是徐来,硬是区分很是无聊。
对这片子上头,是逐渐的。第一遍喜欢氛围:运镜、颜色、配乐、还有海镇的嘴角与眼睛;第二遍借了他人的眼睛,逐渐补充了之前缺失的细节,故事线全连起来了,发现处处有回应,真好;第三遍还没有,还想搜集更多细节,例如今天发现的山海墙纸,这也是我今天被细细感动后想写这篇影评的原因,抱着不想被人硬上“如何识别大龄直男自我感动”的课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