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清冷而诡妙,寂静地穿越了少女的脸庞,琴音幻化成液态,一只无形的手抚摸少女的手。
指尖在律动。一双弹钢琴的手。
如此安静洁净的眼角眉梢,像漂浮在海底的一棵水草。
不安轻轻撩起裙角,滑入了心灵的深泉,一抹水花溅在眼中。女孩子的眼睛以零度燃烧。
电影开篇的画面和音乐充满了冷色调,静谧而不安的冷色调。充满了阴郁。
“看来这不会是一个太愉快的夜晚了。寒尽。”


梅拉妮是一个非常有钢琴天赋的少女,立志报考音乐学院。然而,钢琴是一门“贵族艺术”,如果这次报考不通过,梅拉妮将与理想失之交臂。做肉贩的父亲有些为难地告诉女儿:“即使这次考试失败了,我们还是会出钱让你继续上课。”女孩的眉睫轻轻晃动了一下,吐出一个词:“不。”
看到这里,就感觉到这个女孩不好惹。- -b 接下来,就是印证猜想了。
“此女有毒,请勿靠近。”
我想我猜对了。


在等待考试的间隙,梅拉妮一直寡言而淡定,以一个十岁孩子异乎寻常的心智。不知为何,看片子的时候突然觉得她的脸,很“钢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到这种形容,只是觉得那张安静的孩子的脸,揉合了坚韧与梦幻。一个梦游中的小勇士。
决定未来命运的考试到来了。面对一圈考官,女孩的手指在琴键上纯熟地翻飞,考官面露赞许之色。女孩的面庞依旧是平静的,她的心里是不是在欢笑呢,露出一个孩子的欢笑,离梦想只有一步之遥的孩子。
命运女神的脾性永远乖戾无常,她微笑,用一个愚蠢的小伎俩让众生臣服。真的是一个小伎俩。梦想在这个小伎俩中定格,成为永远的浮光掠影。
在考试之前,一位女考官的崇拜者向她索要签名,女考官让她待会再来,然后转头继续与人谈话。正在女孩弹奏时,那位索要签名者打开了门,女考官点头示意她进来。
女孩的琴声颤抖了。
琴声式微,房中剩下女考官在照片上签名的刷刷声。
梦想的陨落是一件很轻易的事情。也许那看起来很愚蠢甚至可笑,但是,打碎一个梦的片段就是如此轻易。一个被小心呵护的梦的片段,一段脆弱晶莹的肋骨。
梅拉妮的琴音再回不到被打断前的纯熟。她站起来,看见一颗星星在白日陨落。
女孩的脸还是静谧的。
她静静地退出房间,雕像般的脸上无声的滑落两行清泪。
有一个细节出卖了她的平静:她走到考场外穿上外套,经过另一个正在弹琴的女子身边,貌似不经意地抚过钢琴。然后哐的一声,她拨下了琴盖。幸好弹琴女子及时收手才没有被伤。弹琴女子诧异地看着她,她依旧不动声色。
恐怖的女人。
回到家,锁起了关于钢琴的一切。告别仪式,没有人说永垂不朽。

放弃一个梦想,不亚于放弃一段爱情。
那么,用爱情来祭奠我死亡的梦想吧。


十年后,女孩长成了女人。一个成熟的女子,她的安静更加增添了她的美丽。
放弃了钢琴的梅拉妮进入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做了一个实习生。像大多数实习生一样,她的实习其实就是打杂。在得知老板临时需要一个女佣照看儿子,她主动提出她可以去。
十年后,她重遇了那个当年断送她梦想的女考官:老板的妻子,阿里安妮。
安妮早已忘记了当年的小女孩。可是她并没有忘记她。
她要复仇。

一个巫女,有着静谧而不可琢磨的眼神,像一泓充满诱惑的湖水。

开始了在老板家的日子。梅拉妮做得很完美,赢得了每个人的喜爱。她也得知安妮在一场车祸后心智就变得异常脆弱,特别是在演出时会严重地怯场,也知道安妮正缺少一位在演出时为她翻曲谱的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为正在练习的安妮翻曲谱,安妮感到她们配合得天衣无缝。梅拉妮依旧是那种若有若无的微笑。
在看这部片子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还有翻曲谱者这种角色的存在,更不晓得翻谱者会对演奏着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作为安妮这样一个怯场的演奏者来说,一个称心何意的翻谱者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吧。
安妮力排众议,让梅拉妮成为了自己的翻谱者。
第一次演出,安妮再次怯场。她躲在演出厅的一角,梅拉妮找到了她。她抚慰她,她们一起完成了一场成功的演出。
演出结束后,梅拉妮躲到了先前安妮躲的那个地方。安妮找到了她,她感谢她。
梅拉妮静静地看着她,依旧不说话。她靠近安妮的脸,安妮等着一个贴脸吻,可是她没有等到。
梅拉妮吻了安妮的唇角。

在整部影片中,梅拉妮的台词少之又少,感觉还不到百句。
而梅拉妮的内心世界就在这寡言中无限涌动,像漫天飞舞的雪花,落在掌心才惊觉它们的灼热。不知道饰演梅拉妮的演员是谁,这部电影在网上找不到更多评论。而我一直相信,优秀的演员,光凭借眼神就能出神入化入木三分。

女子的巫气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隐形气场。

她与安妮的儿子相处甚欢。男孩对安妮说:“妈妈,你从来不陪我做游戏。”我想,安妮对梅拉妮的感情是不是也混杂了微妙的嫉妒?就像男孩养的那只高卢鸡的名字:嫉妒。
梅拉妮告诉男孩:“人们通常像对待女巫一样对待乌鸦,他们折磨它们,焚烧它们。这是我祖母告诉我的。”
“她这么干了吗?”
“不。她割了它们的喉咙。瞧,就在这割。”
这段台词充满了诡异之感,似乎没什么不寻常之处,可是由梅拉妮之口说来,巫气甚重。
之后她的行为,就易于理解了。或者说那张静谧坚韧的面孔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的人和解读。她以她的静谧蛊惑众生。或者说她根本不屑于蛊惑众生,她只需要蛊惑安妮,这个无意间葬送了她梦想的女人。

安妮是善良的,梅拉妮是邪恶的。安妮的错误是无心的,梅拉妮的报复是有意的。
很轻易地就可以把人黑白划分。可是这个世界的善恶越来越看不明白,开始相信,善恶并不需要一个黑白分明的天平。
怎么形容梅拉妮的心情?是对于钢琴太过于热爱?是对梦想太过于珍视?以至于忘记了现实世界的即行方向?还是她从来没有长大,她还是十年前的那个孩子。那个外表平静的孩子,蓄意拨下琴盖,想要把别人的梦想也捣毁。
如果仇恨的缘起是同等重量的深爱,那么仇恨是不是可以获得宽恕?
只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没有谁是赢家。

用你的爱情祭奠我的梦想,如此公平。只是,我不仅要你的爱情,你的一切我都要全盘击碎。
不这样,你怎么能知道,当初我踩着梦想的碎片前行,是怎样的疼痛。

安妮将要迎来决定性的演出,这将决定安妮今后的事业前程。安妮不再怯场,因为她有她的梅拉妮。她依赖她的存在,在茫茫人海中,她让她的心真正安宁。
时机已到。
在演出前几分钟,梅拉妮不知去向。
恐惧与不安再次掳住了安妮,她说一定要梅拉妮,一定一定。
命运在墙角转弯,是十年前的场景回合。相视一笑,甜美而邪恶。
安妮的演出失败了。
梅拉妮站在停车场,一副难过而胆怯的神情,任天大的愤怒都软了心。
梅拉妮抚摸安妮的手,翻谱者抚摸演奏者的手。
安妮拉过梅拉你的手,以她的手承接自己的泪。
没有梦想没关系,至少还有你。
你为什么这样做,我不想知道。

她一直无声地诱惑她。
她欲说还休的眼神压不住的千言万语,她的青春诱人的身体她知道她在看她。以她飘忽逃避的眼神看她,以她整个渴慕的灵魂,看她。
安妮爱上了梅拉妮。

安妮的心事,被乐团的合作者洞穿。朋友侧面的提醒,她不断地逃避。然而她知道:“我已结婚生子,如果他听到什么闲言碎语会把我赶出家门。什么都不是我的,都是他的,来自与他的家庭。”
当安妮与朋友谈起这些时,梅拉妮正在一旁的球场打网球,一身白衣,青春而纯真。

在影片的开始,我就在想:看看这小怨妇能玩出什么新把戏。
想来讨厌怨气冲天的女人,实在是有毒勿近。可是梅拉妮。
你可以说她实在太恶毒太阴险。可是安妮不爱上她不就没事了吗。没有相信,不就不会被骗了吗。
就像世界上没有永动机一样,感情永远生生不息,你不知道它会从哪个角落突然袭击。微物之神中说,那就是渔夫必须祈祷的原因。陷入爱情的人,祈祷有用么?

工期即将结束,而老板也将出差回来。在临别的前夜,梅拉妮问安妮要了一件礼物:安妮的签名照。
安妮在照片后面写:“梅拉妮,我想再次见到你……”
再次见到你……

清晨,梅拉妮没有与她告别就悄然离开了。老板也出差回来了。他爱吻他的妻儿。富裕温馨,完美的家庭。
故事到这里应该结束了。至于后来她们是否再相见,可以留给观众自己去想像。如果你乐意,你可以想象她们会一直在一起,完美的演奏者和翻谱者,甜美的恋人。

“你的一切我都要全盘击碎。”

老板在自己的书房翻看近日的信件,从中间掉出了一封没有地址没有邮票的信。他打开。看见了自己妻子的照片,一张背后写有字的签名照。
“梅拉妮:
我想再次见到你。
我爱你。你让我重获新生。

安妮”

安妮在起居室指导儿子弹奏巴赫的前奏曲,为了给归来的丈夫一个惊喜,那是梅拉妮出的主意。
男人走过来,惊诧而复杂地看着他的妻子。
安妮的眼神落在那照片上。
男孩流畅的琴音仍在继续。
男人步履蹒跚地走了出去。
安妮终于昏倒在地。
梅拉妮独行在长路,阳光微笑。

字幕升起。

翻乐谱的女孩La tourneuse de pages(2006)

又名:翻曲谱的女子 / 琴谜变奏曲 / 钢琴恩仇 / 翻琴谱的姑娘 / The Page Turner

上映日期:2006-08-09片长:85分钟

主演:凯瑟琳·弗洛 帕斯卡尔·格雷戈里 黛博拉·弗朗索瓦 Xavi 

导演:丹尼斯·德库尔 编剧:Denis Dercourt/Jacques So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