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一个人可以有一千个理由,但毁了她的人生,只需要一个周密完备的计划就足够了。
就连这部电影的导演丹尼斯德库尔自己都说,他想拍的,其实只是一个有关复仇的简单影片而已,没那么多别的教育意义——而最终,这个简单的复仇入围了2006年的嘎纳电影节。

梅拉妮是一个颇有音乐天赋的女孩。在她十几岁考音乐学院时,身为评审团主席的钢琴家弗西古太太,因为在梅拉妮考试过程中为乐迷签名,而使梅拉妮分心,考试曲目弹得一塌糊涂。不得已,梅拉妮只得同钢琴诀别。
从此,一个长达十年的复仇计划,便在女孩心里生根发芽。

这部片子拍得确实狠毒,尤其当它呈现出梅拉妮极为病态的心理人格时,细节方面的刻画尤其出色:
演奏曲子不能被人打断,十分注意四周环境;收起钢琴上的贝多芬胸像,仍将它放进当初用来包装的盒子;家中一尘不染,卧室收拾得出奇整洁;对任何同秩序有关的工作,都能快速胜任;学习能力奇强,完美主义……
在一点点收集这些细节后,我不禁惊呼:“这不就是人格心理障碍中的强迫症吗!”

正因为不允许自己失败。所以在梅拉妮把失败归罪于弗西古太太后,复仇计划极其心狠手辣。

她先进弗西古先生的律师事务所工作,以出色的工作能力获得老板信任。然后,她又被信任她的弗西古先生介绍到太太身边——梅拉妮终于见到了她的仇人。
察言观色,投其所好,梅拉妮挖掘到了弗西古太太的所有秘密和心理隐患,同时,她也得到了弗西古太太的爱和信任,成为在音乐会上专门为她翻乐谱的女孩。

这就是小人物的力量,有时候想想的确叫人胆寒。
你的一个裁判既然可以让我告别钢琴,那么我的一次缺席,也可以终结你的音乐生命。
最后,梅拉妮成功地毁掉了弗西古太太的钢琴生涯。
当然,还有许多连带牺牲品:这对夫妇的婚姻,以及他们独生子那双同当年的梅拉妮一样有天赋的弹钢琴的手。

换句话说,这一家人,就这么被梅拉妮轻而易举地拿下——而且直到影片的最后,弗西古太太或许知道梅拉妮把她摆了一道,但仍旧不清楚事情的原因究竟为何。

我必须承认自己心理阴暗,我对梅拉妮并没有发出同论坛上其他朋友一样的谴责声——因为我打心眼里觉得,完全成功而无法被追究的复仇,自始至终都具有一种凄艳的美丽。
梅拉妮有罪吗?在法律上完全没有——这比那些必须依靠红刀子进白刀子出才能报仇雪恨且事后要进班房的人,有更高的技术含量。
十年,谁又能痛饮仇恨之酒十年而仍清醒,最终完美复仇呢?我想除了基督山伯爵,也就是这位梅拉妮小姐了吧?

看完这部电影,我学到以下几点,与众朋友共勉:
1、不要惹小人物,小人物往往能在历史事件中起到很大作用,并不输于帝王将相英雄豪杰;
2、不要惹有人格心理障碍的人,这些人犯病的时候,个个都是黑手党。你搞不定的,朋友。

翻乐谱的女孩La tourneuse de pages(2006)

又名:翻曲谱的女子 / 琴谜变奏曲 / 钢琴恩仇 / 翻琴谱的姑娘 / The Page Turner

上映日期:2006-08-09片长:85分钟

主演:凯瑟琳·弗洛 帕斯卡尔·格雷戈里 黛博拉·弗朗索瓦 Xavi 

导演:丹尼斯·德库尔 编剧:Denis Dercourt/Jacques So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