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太多戏剧性的剧情,比如,泛滥的同情心,比如太恰好的转折,比如古装剧中主人公就要被刺杀死的那一秒,天外飞来一大侠来救人。。。
相比看了太多的这种影视作品和套路,更能打动人的不如说是失落感带来的真实感。

人物本身就是不完美的。Dora是个具有小市民性格色彩的女人,收了钱不做事还要偷看别人信件来取乐,按理说,这种偷窥别人隐私拿钱不做事的人怎么能作为女主角?Dora也不是一个爱心同情心泛滥的女人,她没有婚姻生活,退休了也没有正经工作。Josue质疑她不相信她会把信投递出去的时候,她像被戳中要害一样让他滚开。当小男孩的妈妈车祸死掉,她也并没有出于同情心去照顾一下Josue。反而为了钱财利用Josue把他卖到不法分子手中。甚至可以说,Dora为什么一开始要陪Josue找他爸爸,是完全完全是为了帮他吗?有没有一部分原因,是Dora被人贩子追杀也无处可去,必须要逃走呢?

逃亡生涯开始后,Dora的小市民性格也显露无疑。Josue在小卖部偷了吃的,她对Josue大声斥喝,但自己又去偷了更多东西,还骗Josue这是她买的。她也嗜酒,在大巴上喝醉了大呼小叫。与其说是小市民的一面,不如说这是她真实而可爱的一面。


但是,这一切并不能说明Dora是个坏人,这是一个真实人性的折射而已。从不相信那些影视剧中白莲花的性格,生命中的每一秒都在牺牲自我去帮助他人从而成了人人颂歌的伟大灵魂。人的本能是为了 自我,在自己的生活都无法被保障的时候,如何会想着保护他人?


电影中让人失落的剧情一步步堆积。Josue母亲的意外身亡,Dora为了金钱把Josue卖给人贩子,Dora在路途中爱上的男人拒绝了她的示爱并离去,辗转多次才找到Josue父亲的住处又发现父亲早已离开。我曾经猜测,也许路上遇到的卡车司机就是Josue的父亲?或者,卡车司机和Dora在一起并帮助他们找到Josue的父亲?又或许,Josue和Dora像母子一样生活在一起等等结局,但这些猜测都落空了。

正因为这样的不完美,这样的真实感,人物每一步的内心刻画都显得格外动人。比如Dora夜不能寐起来后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出Josue,一开始她是想要钱,买了个大彩电开心得不得了。但她后悔了,她的良心并非麻木不仁,这正是她的动人之处。而这个不再青春美丽,习惯了人情冷暖的早已被世俗化的女人,在和Josue相处的这一路上逐渐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

她开始对Josue这个叛逆倔强,说话还不招人喜欢的小男孩产生照顾的冲动,即使Josue要甩开Dora, Dora还是说我是要帮你的,她还会说,等你想跟我说话的时候我就在旁边桌子等你。是的,她开始有母性的光辉,开始有耐心,而不是那个粗声粗气让Josue滚开再也不要见到他的那个代笔员;Dora开始热爱自己的职业,而不是戏谑地当做取乐赚钱的途径,她意识到了写字可以给贫困潦倒的他们带来收入,她开始被那些虔诚人打动,她很守信用地把信全寄了出去;Dora开始向往爱情,主动示意自己的爱慕;Dora开始爱她自己,她涂上了口红穿上了新裙子,她被Josue对她的赞美打动。

Dora的内心柔软了许多,最后在Josue和他两个哥哥面前念的那封信,我想Josue的父亲并没有提到Josue吧,我相信,这是Dora善意的谎言。

而Dora这一路上的变化,都少不了Josue这个性格倔强又爱口出狂言逞强的小男孩。这两个人都算是脾气暴躁,死要面子。可是他们又依赖着对方。Dora昏迷后,是Josue 默默陪伴她。Josue并不愿离开Dora,每一次被Dora离弃,他都会哭泣。第一次Dora把他卖给人贩子,Dora来救他时他大叫你不是什么好东西;第二次Dora把他留在大巴车里,想要自己抽身离开,他却跑下来,Dora在餐馆发现他时,他生气地趴在桌子上流眼泪;第三次,也是最后,当Dora看到Josue可以被哥哥们照顾,可以健康成长了的时候,她放心了,她把自己打扮地漂漂亮亮,坐着大巴离开了。当Josue发现了,追着大巴满眼泪水。

也许,Josue长大后也会记不清Dora和他经历的这一切,也会记不清Dora的脸,只有那一张照片作纪念。也许,Josue的父亲也并不会回家,而是在没人知道的地方继续酗酒继续穷困;也许Dora和Josue再也不会相见了,她会在另一个城市开始新的并不完美的生活。但我相信,Josue长大后会成为一名卡车司机,并永远记得是谁让他第一次摸到了方向盘。

中央车站Central do Brasil(1998)

又名:Central Station

上映日期:1998-01-16片长:110分钟

主演:费尔南达·蒙特内格罗 文尼西斯·狄·奥利维拉 马里利娅·佩拉 

导演:沃尔特·塞勒斯 编剧:Marcos Bernstein/João Emanuel Carneiro

中央车站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