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寻找父亲为主题,《中央车站》把一个人间温情的小品,拍得兼具形而上学的寓言色彩。相信稍微有点圣经常识的人,对影片中约书亚、摩西……这几个名字一定不会觉得陌生。至于牵引全片故事发展,也是这次寻找目标的约书亚的父亲,更是被直接命名为——耶稣。这样的双重架构,其中蕴涵的哲学意味自然不言而喻。导演正是试图通过这样一次现实的寻找,来阐述人对内心精神之父的终极皈依。除了约书亚之外,影片的另外一个主要人物朵拉,一开始是个在中央车站打着帮人写信寄信的幌子,诈骗钱财的不良老太。所以这样的一次旅行,对她而言同样具有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作用。从最初恶毒地把约书亚卖掉,到动了恻隐之心将之救出;从半途想将约书亚弃置不顾而独自溜走,到最后和约书亚产生骨肉一般的亲情。朵拉内心的善良,在这一过程中被一点点唤起。尤其在途遇那个好心的司机后,她甚至对之产生了爱情的萌动。当然一切都仅仅是唤起,结果却都被导演巧妙地用希望来悬置和抽离。就像在影片的结尾,约书亚也没有看到真实的父亲。而朵拉的爱情的情愫刚被催生,那位善良的卡车司机却又莫名其妙地离开。但总的来说,这是葛讲述希望的公路片,就像朵拉最后抹上口红,穿着约书亚买的衣裙,不舍但充实地上路;就像他们都不约而同,从那个万花筒式的盒子里看到了对方;就像他们都在头脑中模拟着美好的父亲形象。
中央车站是一部典型的公路片。是女主人公朵拉的灵魂自我救赎之旅。“旅途”在电影的语言里已经涵盖了太多的意义,是一次救赎,一次回归,还是一次重生?或许都有。一老一少在旅途的前半段还是磕磕碰碰,然而到后来,两个人渐渐成为彼此不可或缺的依靠,对于男孩来说,朵拉是他在世界上唯一值得信任的人;对于朵拉来说,孩子却是温暖她心灵的源泉,因为她从前同样也是个缺少父爱的孩子,冷漠曾经掩盖了她的真情,现在的她,终于体会到了付出的快乐。
影片中反复出现男孩与朵拉关于其生父的辩论。朵拉认为孩子的父亲是个酒鬼,是个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的男人,而在约书亚的心里,父亲耶稣是个能干的木匠,是个能挑起生活重担的男人。我想,我们在看的时候多数也是倾向于朵拉的观点。直到影片的最后,孩子父亲的一封信向我们娓娓道来了这个男人的真实面目,一切的一切都是爱。
朵拉最后还是离开了,她一直都为别人写信,最后替自己写了一封信,给约书亚的信,或许,这又是一封不会寄出的信,她相信了美好的感情美好的“爱”。当两人看他们的合照时,我想他们都明白了这场旅途的意义:在拯救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求赎,而通过影片中老少两代人的求赎之旅,导演也传达了一种对于国家的救赎之愿。

中央车站Central do Brasil(1998)

又名:Central Station

上映日期:1998-01-16片长:110分钟

主演:费尔南达·蒙特内格罗 文尼西斯·狄·奥利维拉 马里利娅·佩拉 

导演:沃尔特·塞勒斯 编剧:Marcos Bernstein/João Emanuel Carneiro

中央车站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