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插入一道闲笔,09年暴得大名的上海周立波曾在他的经典之作《笑侃三十年》中谈到那么一个细节:改革开放初,国内很多家庭以拥有一部电视机为荣,上海人消费能力有限,只能买小尺寸的电视机,但是又要顾面子对付到家围观的群众,便充分发挥了小市民的精明,买了一块放大镜摆在电视剧前,于是14寸变28寸,暂时满足了大家观影欲望,然而也产生了新问题,这样的电视最怕看特写镜头,镜头一旦推到那些明星脸上的时候,“两个鼻孔就像两碗饭一样,怪吓人”。《不了情》就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听起来刺耳至极的现场收音;和剧情设定严重货不对板的演员(已经有点中年发福的陈燕燕饰演“25岁的”女主角);现在看来已经陈旧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语言(限于空间的长镜头和大量淡入淡出);情节巧合性太强,让人很难入戏。(男女主角一而再,再而三的偶遇和交集)……
然而影片中最致命的仍是演员的选择。就女主角而言,她的体态比她的演技更抢眼。据说当时张爱玲已经抱怨刚生完孩子的陈燕燕全靠一件黑呢大衣演戏。还有饰演女主角同学的那位缺了一颗牙却总要满脸笑容的大妈,足以毁灭整个剧情刻意营造的哀情气氛而让人每每有进入周星驰的电影世界之感。
其实诸多的缺陷正说明了一个经典的论断:文学是不可译为影像的。
这部电影是张爱玲编剧,想必在张爱玲的文字中,虞世茵不会是产后走形的样子,夏宗豫门齿中间断不会有一条明显的小缝,白赛仲路的夏公馆也绝不该如此局促。然而文字从落实到影像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失真。虞世茵一旦“作实”为陈燕燕,现实的一切琐屑,不完美就全部残酷地展现了出来。古语有云“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心与人心之间相差太远了,凭特定演员(刘琼、陈燕燕)企图一统普罗大众的想象自由,这样的影像暴政注定不得人心。即便到了60年后的2007年,即便李安能化千万美金重构整个南京路,即便梁朝伟和汤唯已经远不是在“做戏”,《色,戒》这部文学的“影视普及版”,仍是毁誉参半。
也许有人会问,为何导演不找比陈燕燕、刘琼更适合的演员呢?殊不知电影也是一种商品。其背后的权利运作与决策并不完全遵循艺术乃至是常识的标准。那么到底遵循什么标准呢?——答曰:市场的标准。
陈燕燕的腰身再粗,“产后复出”这一关键词足以制造噱头。说到底电影是一种产业制度。《满城尽带黄金甲》原先并无周杰伦饰演的杰王子一角。一切源于投资方张伟平一句话:这么大的投资一定要有票房保证!所以他觉得使用最保险的明星策略。他在媒体上对自己的市场预测作了如下描述:当代中国掏钱看电影的主力是年轻人,那么在年轻人中最有号召力的票房明星是谁?他在一次家族聚会上问了年轻的侄子,侄子给他的回答是:“我们都听周杰伦的歌。”回去后,张马上买了周杰伦的CD,虽然一句没听懂,却敲定了让周参演,让老谋子改剧本的决定。从艺术的角度讲,《满城尽带黄金甲》或许不入流;但从电影的商品属性而言,它却绝对是一部够格的大片。
这对47年的《不了情》同样适用。

不了情(1947)

又名:Unending Love

片长:93分钟

主演:陈燕燕 刘琼 林榛 曹韦 路珊 黄蜀芹 叶明 严肃 孙仪  

导演:桑弧 编剧:张爱玲 Eileen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