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黑色幽默

比如专辑封面的婴儿

情节设计的很合理很有趣

相互救赎的故事

低素质的意大利白人混混和不开心的黑人天才钢琴家

第一场演出:展现才华 写信 Tony观念转变的开始

第二场:展现tony的义气

中途插曲:吃炸鸡 扔骨头 酒吧被骚扰(猜到了拔枪是个伏笔,后面shirley肯定也会问,而我也觉得这里就是展现tony的聪慧,而他并没有枪)

捡石头 改名字(Shirley被tony的坚持所打动 后面的改名太搞笑了

写信那一段好经典好经典

不去林子里上厕所+那段他明明可以在北方挣三倍的钱却选择来这里演出意味深长

西服店

tony看着白人模特说像Shirley 说明在他眼中肤色已经开始不是一种衡量人的标准了

连shierly自己都疑问 为什么tony会这么说

后续白人老板不让他试衣服也意料之中

感觉每一段钢琴演奏都表达了Shirley不同的心境

后面在gay事件后tony扛着不理解依然选择维护

s听懂意大利语很大的转折点

“i know it is a complicated world.”他们关系的升华

在此s选择对t掏心掏肺

还有那个 田野边无声的对望

我始终觉得这种貌似平平无奇的故事但是剧本的精彩撑起整部电影的作品很值得吹捧

完全就是靠环环相扣的情节和动人心弦的台词飞升到顶级佳作的境界

编剧很擅长抓住人性的缺陷和大家对于创伤的不同理解

比如tony认为自己很惨 去戳过自己不了解的生活的s的痛处 但实际上s非黑即白又不是世俗意义上的真男人

s还教tony写信 写的她老婆潸然泪下

这就是教育水平的差距

旅馆里他们的服装差距

阶级也出来了

指环王演的很好 底层人民不修边幅的生活习惯都演出来了

比如掏耳朵

绿皮书真的很喜欢买伏笔我去枪的这条线留到了最后

还有那个石头

在小餐馆表演的那一幕太升华了!!

埋线表演的理由 是only courage can change people’s mind

结尾警车追车呼应了之前的

几乎一样的设定

一个是抓捕

一个是提醒轮胎

最后的最后交换车位

人人平等

Shirley的惊喜出场还被编剧压了一下

牛逼电影

通俗易懂 越品越香


绿皮书Green Book(2018)

又名:绿簿旅友(港) / 幸福绿皮书(台) / 绿书

上映日期:2019-03-01(中国大陆) / 2018-09-11(多伦多电影节) / 2018-11-16(美国)片长:130分钟

主演:维果·莫腾森 马赫沙拉·阿里 琳达·卡德里尼 塞巴斯蒂安·马 

导演:彼得·法雷里 编剧:尼克·瓦莱隆加 Nick Vallelonga/布莱恩·海耶斯·库瑞 Brian Hayes Currie/彼得·法雷里 Peter Farrelly

绿皮书的影评

萱
萱 • *绿皮书
阿鹿
阿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