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妲己不过是个工具人,下面一步步拆解妲己这个人设的塑造
记住,她在宗庙也说过自己述求:修炼成人无非是修得人形,享受荣华富贵,过得逍遥自在。因此在封印500年后被殷寿解救,一方面是为了报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活着,同时抓住权力中心,借用妲己美丽皮囊,享受人间至乐。
其原型是一只修炼千年的狐妖,肉身被毁,只剩一缕衰弱的残魄,被封印在轩辕坟的坛子中,细心的观众应该不难发现封印的那块布跟姜子牙一行人的道服一致,都有河图洛书图样,台词中说的是被成汤先祖的血液封印500年,一介凡人如何封印千年狐妖,必然是跟昆仑仙人合力铲除的,再者500年前是夏朝灭亡时期,不得不说九尾狐在这里暗示了有亡国的象征。
下面是封神电影分镜动画,原台词是:原始天尊斥狐妖以媚术祸乱人间,不但毁其肉身,还用成汤鲜血将其魂魄封印轩辕坟。结合上来看,九尾狐是被昆仑和成汤联手封印,这块感觉会在二三部展开来说。
这里狐妖的设定是一只小妖,长生不死,善于附体,会治疗伤口,通过血液能读心。
妲己通过舔舐殷寿的血液洞悉其野心,从军营中的「天下共主」到鹿台浴池的「共享长生」,妲己一次次抛出诱惑交易,牢牢套住殷寿,可以说放大他的野心,使其无所顾忌,杀妻灭子也在所不惜,妲己也可以在宫中享乐,吃宫人血食来恢复肉身,因此两个人达成是合作关系,这种各取所需的利益关系远比女性魅惑男性获得权力更高级些。
解释下妲己为何一直藏在摘星阁,为何披头散发,殷寿目前的朝堂上存在旧势力,尚有可能威胁到他的王位,如四大伯侯(有造反之心),姜王后(东伯侯之妹),比干(忠臣谏言)等等,而当时的妲己是什么身份,「苏氏罪臣之女」「前朝太子殷启的女人」,所以无人侍奉,无法抛头露面,连偷吃宫女都是悄悄埋伏的,官方有解释:被九尾狐附身后的妲己,一开始还没学会人类“衣服”的概念,商王殷寿做工华丽的大氅(古代的大衣)触发了她对服装的渴望。
直到殷寿真正铲除异己,四大伯侯殁,姜后被杀,妲己终于可以凭借殷寿的女人的身份亮相众人,据说夜宴戏臣子(伯邑考)的舞衣,是延续了她前期“洪荒美学”的审美,应该是追随到被封印前的夏朝时期吧,在宗庙册封为妃的服饰,是参考的正是历史商朝的妇好,此时的妲己也取代了姜王后,真正展现了从妖孽演变成人的过程。当然跟殷寿的感情线也是从宗庙开始的,为了庇护狐妖,跟群臣反抗,而后在宗庙放火烧掉灵位,这疯批的举动感动了狐妖,也是这一刻,两个人由合作关系慢慢演变成相爱,所以才有的后面狐妖牺牲九尾为代价复活殷寿。
这版的妲己不再是女娲娘娘派下凡间祸国殃民的代表,而是类似《武王伐纣平话》单纯附身苏妲己为求荣华享乐的设定,毕竟女娲娘娘这个任务会引起很多误解,已经看过太多女娲过河拆桥,阴险小人这样的评价了,像范冰冰版妲己,也并非女娲娘娘娘指派的,改成由申公豹统领妖部派遣三妖下山,很明显这版封神榜也是为了去掉原著一些不合理的设定,既然派她下山魅惑纣王,又无法遏制她在人间的罪行,最后直接抓拿给姜子牙,显然不符合现在的价值观,其实有没有女娲这个设定都不影响妲己这个人物的发展走向,武王伐纣平话的妲己就是很好的例子,但凡威胁自己地位的臣子都要借机铲除。
说到轩辕坟三妖的设定,原著是九尾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影版做了改编,把琵琶精的人设跟妲己合并一起,宗庙比干掐住妲己的脉搏,想逼其现原形,其实就是对应了原著的姜子牙在算命馆借看相为由,擒拿住琵琶精,后面被比干带到天子面前,用三昧真火练出了琵琶精的原型。 影版比干这个人物也合并了原著走过场的角色,如:观天象的杜元冼,包庇太子殷郊的商容,擒拿琵琶精的姜子牙,这样也让这个人物更加饱满。
还有雉鸡精其实就是苏妲己的一个马甲,出自《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殷郊)当先赶至摘星楼上,正值妲己,元是妖雉亡国,日迷主精,夜吃人血……”这里的妲己就不是九尾妖狐或者千年妖狐,而是妖雉了。所以九头雉鸡精的原型其实就是这里的妖雉,雉就是野鸡,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妲己不是狐妖而是野鸡妖。到了封神演义中,就把妖雉单独拿出来创造了一个角色,而妲己还是采用了狐妖的设定。所以九头雉鸡精可以看作是千年狐妖的一个分身,因为她们本来就是一体的,都是妲己的化身。所以影版把三个妖女合并成一个,其实也挺合理的,毕竟一部群相戏时间有限,而大部分的人在原著就走个过场,几乎出现一两回就噶了,这种就毫无意义
因为第一部结尾妲己牺牲掉九尾复活殷寿,势必消耗太多的修为,主创也讲了她牺牲九尾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当然妲己这个人物肯定会贯穿三部,活到大结局才嘎掉的,她跟殷寿的感情也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时也要面对内部(闻太师)和外部(西岐)的威胁。剧透一点点工业书上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