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只是简单的现实,现实才是复杂的神话。
殷商统治五百年,到了帝乙晚年,终于内忧外患。
姜子牙所说的东西南北各地大规模严重的天谴异象不可能是从殷寿继位之后才有,应该是早就出现,只是在殷寿继位前后愈演愈烈,逐渐失控。
内忧引发外患。殷商王朝本质上是一个庞大的部落联盟,殷氏家族是盟主,接下来是东西南北四大伯侯,再下来是所谓的八百诸侯,等等。冀州侯苏护只是八百诸侯之一,发动的叛乱却搞得殷商久攻不下,必须二王子殷寿亲征,才勉强平定,连殷寿也差点嘎了,一方面说明殷氏家族的腐朽虚弱,另一方面也说明苏护的叛乱应该是获得了为数众多的诸侯的支持。
狐妖所谓被成汤先祖封印在轩辕坟五百年,只有成汤子孙的血能够解开封印,云云。抛开神秘因素,狐妖应该也是殷氏家族成员,所属的支系因为历史上与成汤支系权力斗争功败垂成,而遭到成汤支系的打压,成为殷氏家族、甚至殷商王朝的非主流、异类,处于非法的地下状态,从而以妖的形象出现;但是,毕竟是殷氏家族自己人,又能够存在五百年之久,还可以因为殷寿而从地下进入半公开的状态。
殷寿在平定苏护叛乱过程中,充分彰显出个人的文韬武略,不但树立威望,而且,获得以狐妖为代表的殷氏家族支系的支持。
对于殷寿来说,明明有王者之风,偏偏只是帝乙的次子,不得不屈居平庸的大哥殷启之下,时间一长,性格扭曲,行事偏激,所以,不避嫌疑,只要是支持自己,连狐妖这样的还没有平反的反动分子也可以收入麾下。对于狐妖来说,殷寿属于政治潜力股,很可能帮助自己摆脱非法的地下状态,甚至以后公开平反,所以,也愿意支持殷寿。
殷寿与狐妖各自都有明确而强烈的政治诉求,而且,都身份尴尬,活得不爽,难免沉不住气,加上殷寿平定苏护叛乱,政治股价飙升,行情看涨,就蚌埠住了,联合发动政变,连续弑父弑兄,推动殷寿继位为王。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不可能不知道殷寿与狐妖搞出来的聊斋。姬昌远在西岐,都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遑论经历整个政变过程的比干等人,只是看破不说破而已,所以,以天谴大做文章,暴露出殷寿继位之后权力不够巩固的问题。因为殷寿虽然挟平定苏护叛乱之功,但是,毕竟是多年的次子,基本盘还是不够,至少还没有达到众望所归,万众一心的程度,否则的话也就不用搞政变了。
殷商王朝的内忧外患并没有真正解决,特别是天谴异象,还是很严重,也就意味着换掉殷寿,重新找人接手殷商王朝的烂摊子不太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比干等人向殷寿发难,目的只是在于维护各自的既得权力、利益,防止殷寿不按常理出牌,破坏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格局。所以,比干貌似态度强硬,实际上给足了殷寿余地,坚持以狐妖为背锅侠,就是要剪除殷寿最主要的基本盘,从而逼迫殷寿就范;至于东西南北四大伯侯,东、北伯侯挺殷寿,西伯侯态度暧昧,只有南伯侯反殷寿,也就难以形成合力。
所以,对于殷寿来说,有着足够的操作时间、空间与比干等人周旋,来日方长,徐徐图之,偏偏殷寿过于冒进,不但大肆杀戮,连东、北伯侯都杀,自毁长城,更有甚者,居然为了妖狐与成汤支系分道扬镳,在伦理道德上,是数典忘祖;在政治上,则是否定自己的权力合法性,简直是愚蠢狂妄到了极点,从而沦为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硬生生地把封神榜拱手送人,为商周改朝换代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