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其实很简单,是几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的悲情故事,看了开头就能预想到结局让人发出的叹息。但就像在intro部分说的那样,两辆车相向而行,你明知他们要撞上了,而导演就是在表现相撞时的那短暂的一瞬。
后半部分的群戏,将冲突表现得十分到位。剧中所有人物环抱在一起,血雨落下,鲜红布满整个舞台和人,没有一个角色幸免。就好像这个故事一样,没有是局外人,所有人都是这个悲剧的参与者或是推动者,多个角色间的多种矛盾交织就好像是交叠的身体与手臂。震撼。
艾迪最后的死亡从开头就一直在铺垫,他是典型的很powerful的一家之主,推崇男性的阳刚对两性有着刻板印象,对身边的人有很强烈的掌控的欲望,看重尊严和外界的看法。也许是他为维护形象,留下来要求偷渡客向他道歉,直接导致的他死亡。但即使没有这一幕,也不会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
个人认为,爱从没有对错,艾迪爱上外甥女不是他的错,毕竟感情没办法控制,利己也是我们的本性。但是直到最后,当他的妻子说出真相时,却仍选择逃避。不去直面内心的情感,反而用无关的理由去搪塞和逃避这一份爱,并用谎言和疯狂的行为去掩饰。若是艾迪意识到这一点,接受他爱凯瑟琳的事实,这位传统正直的男人,应该会用他认为的道德去约束自己,而不是伤害包括凯瑟琳在内的每一个人。
然而,坦诚从来都不是易事,尤其是对于艾迪这样的人。从怀疑到确认的过程不会轻松,承认了这份爱就需要同时接受不道德下流的自己(以他的标准)。对外人总是吹毛求疵,金色头发不对,会唱歌不对,会做裙子不对。对自己的痛苦的根源却视而不见。好像看到我自己哦……
记得每每当凯瑟琳说要去工作去时,艾迪总是要以她说还是个孩子,学校的学习内容更重要,或者是工作的地点危险等理由去反对。当凯瑟琳订婚时,他却又在说,凯瑟琳没有早早的去工作开拓视野,只见过一个男孩就私定终身。前期他对凯瑟琳的爱是想把他留在身边。下班回家就能看到凯瑟琳对他撒娇,挂在他的身上,像她小时候一样。后期则是阻止她的婚姻,不想让她投入其他男人的怀抱。从头至尾,艾迪这种无意识的爱,都表现为了霸道的偏执的疯狂的占有。
还有一点,关于艾迪的妻子碧。从头至尾,碧都在支持凯瑟琳的选择。是的,她理解并尊重着凯瑟琳,但其实这背后也是她对丈夫的爱所驱使。她深知丈夫的冷淡是由于他对外甥女的无意识的爱,她以为支持外甥女的决定,离开他们的家,碧就可以重获丈夫的100%的爱,她爱的丈夫也可以从痛苦中解脱。
至于这部剧的所处的背景、移民、法律的一些冲突,是这个故事的前提。是“爱”和“人性”最终引爆了这出悲剧。
哎。
看的第一部NTlive,于ucca。

桥头风景National Theatre Live: A View from the Bridge(2015)

又名:英国国家剧院现场:桥头风景

上映日期:2016-04(北京电影节)片长:115分钟

主演:马克·斯特朗 菲比·福克斯 妮可拉·沃克 

导演:伊沃·冯·霍夫 编剧:阿瑟·米勒 Arthur Mi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