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之春,由金成洙执导,黄政民、郑雨盛主演,改编自1970年代末改变韩国历史走向的事件——“1212”军事政变。

1979年,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遇刺身亡,韩国陷入了权力真空。身为国军保安司令的全斗焕被任命调查朴正熙遇刺事件。12月12日,全斗焕以涉嫌朴正熙刺杀案为由,强行逮捕上司陆军参谋总长郑升和。当夜,全斗焕调动驻扎韩国边防的空降部队、步兵团及战车部队等单位进驻首尔。全斗焕及叛军进而占领国防部、陆军本部,并通过这次政变一举成为韩国的政治权力的实际掌控者。在该事件发生的8个月后,全斗焕成为韩国总统。



在观影之前,我对于这一段历史一无所知。本以为,这种无知不太会影响观影体验。导演应该会徐徐铺陈背景,人物也会一一有序登场。但实际情况是,没十分钟,我就已经看的一头雾水。寥寥几分钟,重要的历史背景(朴正熙遇刺身亡,一心会等等)就迅速交待了,人物群像也悉数登场.....可以说,导演并不是拍给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的观众看的。


那么,在观众都已知故事的走向和结局的情况下,定位为政治惊悚片的首尔之春要怎样才能拍出悬念和惊悚感?


在我看来,本片给出的的解法,是强调甚至设计历史事件的偶然性。有时小兵小将也可以成为改变历史走向的舵手,有些摇摆中做出的选择成为影响历史的关键。这些偶然性因素的存在,意味着无论对弈双方局势之优劣有多明显,观众仍然能感受到反转的可能性。因此,在结局已知的情况下,本片的叙事仍能给观众一种过程上的悬念和惊悚。

总理公馆的警卫员,如果在全斗焕试图离开总理公馆时,他们能够扣下全斗焕

反叛军在摇摆,在韩朝边境驻扎的前线兵力,是否要调入首尔

第2空降和第8空降谁先进驻首尔变成了胜负关键。这里的层层反转甚是精彩


精彩归精彩,但是,既然是历史改编的电影,就不免要接受对于其情节真实性的审视。而在看完了一些对本段历史更详细描述之后,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也越发复杂:人物正邪分明的脸谱化,情节的戏剧性的设计,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让电影更加可看了,但是却失去了其真实。

全斗焕(片中为全斗光)从电影开头就是一个略扁平的政治恶棍的形象。私以为,这个人物最出彩(或者说最有人性)的一场戏其实是他被张泰玩(片中为李泰臣)大骂“不配做韩国的军人,也不配做人“之后的几幕特写。你看到一个反面角色仅剩一点的良知如星星之火一般出现,然后被掐灭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视化作品有时要在“精彩”和“真实”之间做出取舍。怎么权衡呢?私以为,对于一个想要让观众产生共情、传达某种价值观的影视化作品来说,关键情节的失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bug。作为观众,当知道了这一点之后,我会去怀疑自己被激发的情绪和感想是否是被操纵的,这时候的我再去升华什么,总结什么道理也只是空中楼阁罢了。

当然了,话说回来,咱们经历的更多情况是什么呢?大概是真实本来就很精彩,但主创和资本为了追求自以为的精彩而扭曲事实,给观众吃💩,还要把锅推给审查吧.....

End


首尔之春서울의 봄(2023)

又名:12.12:首尔之春(台) / 12.12: The Day

上映日期:2023-11-22(韩国)片长:141分钟

主演:黄政民 郑雨盛 李星民 朴解浚 金成畇 朴勋 安世镐 郑栋焕 

导演:金成洙 

首尔之春的影评

师傅
师傅 • 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