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接在南山的部长们之后,总统朴正熙遇刺后到12月12日全斗焕利用军事叛乱粉墨登场,中间这段时间首尔的民主运动蓬勃发展,被称为首尔之春。全斗焕参与过朴正熙的军事政变,这一次背靠着一心会的他拥有的条件甚至更好。即便如此,冒着引发内战的风险进行军事政变这种事情一心会的人也不会积极参与。因此,全以绑架参谋总长,以避免一心会的人员调动为理由,一步一步地引诱着一心会的成员参与进来。其它成员从企图瓜分利益的投机者逐步变成了共乘一条船的利益共同体,没有了体面收场的可能,要么失败成为叛乱分子,要么成功成为革命先锋。全斗焕是一个胆大妄为的赌徒,敢拿北面入侵的风险赌自己的政治机会所以调回前线的部队。与之对比的是以张为代表的正面一方。他们有着道义上的优势,有着调遣兵力的优先权,但是却没有平息叛乱的决心和意志。除了张以外的其它领导基本都是唯唯诺诺。也许除了个人性格的原因之外,利益导向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张虽然在道理上占优,但也仅此而已,无论从行政权力还是个人利益,其它人都没有听他指挥的必要性。以国防部长为代表的高层领导,可以接受毫不费力地解决叛乱,也可以接受顺水推舟的配合叛乱,但没法接受激烈反抗然后成为叛乱者的阶下囚。命令空降团返回属于前者,发现上当了无力挽回赶紧跑掉把张推到第一线背锅属于后者。他们需要保住的是自己的利益,至于当权者是誰是否合乎法理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所以张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生动演绎了不怕神对手只怕猪队友。全点出了核心要义:输了才叫叛乱,赢了那叫革命
影片作为再现双十二政变那惊心动魄的一晚的政治惊悚片,绝大部分场景都是夜间的景色,大部分也都是室内戏。甚至出现过的军官可能比士兵都多,文戏比例大以及宏观场景较少,影响了一些影片的整体效果。黄政民和郑雨盛的演技不用更多夸赞,话说郑雨盛是多恨全啊,狩猎里刺杀,这里又正面刚,同理李星民饰演的领导角色咋都那么惨,要么在南山里被刺杀要么这里被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