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人习惯黑夜,偶尔的光明才会弥足珍贵。理想主义者经常以悲剧收场,好在世界的傻子足够多,于是他们数不胜数地重复着飞蛾扑火的行为艺术。
有的时候我会怀疑,电影导演是否会为了迎合市场,故意把演员饰演的历史人物拍的脸谱化些,可能他们有自己的理由吧。《首尔之春》讲述韩国总统全斗焕在“双十二政变”中发生的故事。不过人物和城市都发生了改动,例如汉城变成了首尔,全斗焕变成金斗光之类的。
金斗光作为本片最大BOSS,胡作非为一手遮天,为一己私欲不惜战争,发动简直是烂洋芋坏到淌水,完全符合老百姓对坏人的认识。可他本人性格并不是这样,和他共谋的也并非电影中的草包,他的敌人也不是影片中那样伟光正的形象。
不过电影中的画面节奏,演员的演技遮盖了影片存在的问题。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在当时的韩国政界成了笑话。那些恪守本心从而拒绝诱惑的人被当做旧时代的遗物,成为钻营结党的后辈所头疼的障碍。和西晋时期的黑暗相比不逞多让,社会上也飘散着腥风血雨的气息,一时间人人自危。
李泰臣(张泰琓),无论在历史还是影片里都是一个刚正不阿、强硬的人物,无心权利的他可以说是政治白痴,不站队也不结交朋友。就是这样固执的男人,却选择在仅剩百人的情况下对抗金斗光。即使人数悬殊,部下的威胁,亲眼看见周围的人在不断沉沦,通过收音机听到国防部长宣布的命令,也依旧一往无前。
这个男人在下定决定面对战争之前,接听了妻子的电话。温馨的画面让灰暗多了几分明媚,真希望这个电话能够持续的时间长些。像是在平常的夜晚,妻子担心丈夫操劳于工作没有好好吃饭,又怪他开玩笑没个正经样子,突然告诉他。天冷了 ,我为你加了一件围巾,记得带啊。
男人愣了片刻,眼角泛红,语气开始变得生硬起来。告诉妻子,他今天晚上可能回不来了。说完他便毅然决然地挂断了电话。
明明他可以选择投降,尽管他用尽全力了不是吗?他在最短时间里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他在这之前从未放弃过抵抗,可现在金斗光已经掌握了局面,赢的概率微乎其微。
过钢易折,形容剑的词语放在人身上倒是听出贬义的意思,你要怎样才能让一个正直的人向小人卑躬屈膝地磕头认错呢?要怎样让一个军人把自己的国家让给虫豸?Y除了无坚不摧的信念就剩下手中冰冷的武器。宁愿为国家战斗到最后,也不愿意投降换取如今的地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李泰臣失败了,炮弹击打保卫部的同时也会对周围的群众造成伤害,他听从早已被控制的国防部长颁布撤退命令,停止了之前下达的所有命令。在最后的结局里,他满脸是伤的待在西冰库,痛恨的敌人在纵情酒色。从此以后,国家正式由军阀接管,这结局残酷得让人发笑。
李泰臣的历史原型也是酷到爆炸,他在电话里说“你们这些叛军的家伙!你们在那里别动!看我开着战车去砸你们的脑袋!逆贼的家伙们!”可他没抵达光华门就惨遭部下的背叛。
少年总在幻想自己能在黑暗中搏杀出一条通往光明的路,往往现实的承重笼罩在个人时,这种想法自然会烟消云散。看到现实与理想尺度之间犹如天堑般的差距,心气被磨平,更有甚者反过来践踏理想,美其名曰帮他人认清现实。
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怎能因为黑暗存在就放弃光明?汉昭烈帝携民渡江,文天祥宁死不屈,海瑞为民请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怀揣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信念,拼上所有吧,来证明存在的意义!人和动物之间是存在区别的!
张泰琓在12.12政变后受到6个月的监管,父亲因为儿子的遭遇酗酒而死,他的独子也在上学一个月后离奇死亡。他的后半生都在妻子和朋友的陪伴下抨击全斗焕政府,于2010年病逝。他的敌人全斗焕在2021年寿终正寝。
他们的身躯被埋葬土壤里,从前的故事也被拍成影视作品。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可惜再难得。


首尔之春서울의 봄(2023)

又名:12.12:首尔之春(台) / 12.12: The Day

上映日期:2023-11-22(韩国)片长:141分钟

主演:黄政民 郑雨盛 李星民 朴解浚 金成畇 朴勋 安世镐 郑栋焕 

导演:金成洙 

首尔之春的影评

师傅
师傅 • 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