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诗人群像

买票前对《长安》是没啥期待的,在《扫毒》、《八角笼中》和《长安》之间我选择了《长安》,因为和不是很熟的男生观影,不大想要一个沉重的观影氛围(事实证明,只要人对了,观影氛围就不会沉重)。

追光动画自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后就对国漫电影充满好感,也一度支持国漫崛起,可之后的《姜子牙》、《青蛇》等作让我怀疑国漫电影是否能讲好一个故事(参见之前的一些影评)。

我以为的《长安》:念念诗没意思。实际的《长安》:每逢念诗必流泪。

我以为的建模:丑死了,实际上的《长安》:这很唐风。

我走进了一个那个人人都会作诗的年代,一个士农工商,连李白入仕都发愁的年代,一个思想极为开化的年代,大唐国运由极盛走向衰败,一众英杰由壮志凌云走向垂垂老矣,所有关于大唐的一切浓缩为长达160多分钟的电影画卷徐徐展开。

李白,诗仙,他的诗词贯穿九年义务教育,其诗以浪漫瑰丽,潇洒不羁为名,反观至电影,就不讶异他的诗风了。商人之家,穷得只剩钱,一掷千金,恣意快活,妥妥的公子哥,富二代,虽然商人地位低,但任何时候有钱都是好使,出场的建模都比其他人贵上好多,同框的高适虽然出身稍高,真的像农村户。

但是,李白偏偏有脑子,有才华,这样的人怎能甘于藉藉无名,于是踏上了求取功名之路,失败之后的李白并没有像高适一样辗转蛰伏,而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流落烟花继续快活。我理解前期的李白是有些高傲,加上本身性子散漫是输不起的,而后甚至是想出世,其实兜兜转转好些年,李白一直在寻求一个自己能接受的舒服的方式入仕,只是机会不多。

李白被玉真公主举荐后终于入仕,这时李白已经名利双收,可惜他终究不适合官场,政治水平完全不及其诗赋,从官场退下他又想出世了,直至永王三顾茅庐点燃他的梦想再以失败告终。

《长安》里李白玩世不恭,频出意外,甚至多次入赘的形象我是完全没想到的,以前只认为是个正经的诗人,却没想洒脱之后尽是辛酸无奈,于是才有了“轻舟已过万重山”,“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字字句句皆是心底的呐喊。

高适,我的人生剧本我做主。如果说,高适人生的上半场是在一边无名挣扎一边观望李白令人艳羡人生的话,毫无疑问,高适在下半场迎来了人生的高潮。高适虽然在诗词上不及李白的天赋,可他的努力、勤恳让他成功摘得边塞诗人的名头,成为诗坛一颗耀眼之星。更别说他还叠加了“武”、“慢就是快”,“铁杵磨成针”,“乱世出英雄”等buff,高适入仕之后完全不像李白躺平,之后的十几年一路狂飙直至封侯,不可谓之不成功。

高适与李白由知己至绝交的恩怨无人知晓,但高适绝对是自己人生剧本的主角,他不是李白人生剧本的配角。

杜甫,诗圣,之前不知道李白杜甫交集如此之深,还是李白的小迷弟,《长安》里的杜甫就是个憨憨,跟在李白的后头陪偶像历经人生,这完全颠覆了语文课本里杜甫老翁形象。杜甫从锦衣玉食到穷困潦倒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才真正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诗人吧,只是代价是再也不是那个可爱的憨憨了。

王维,诗佛,写的诗不是很多,却首首经典,传说中的天赋型选手,不只只诗,琴棋书画样样行,长得还帅,由此引起与玉真公主的风流佳话。我由此多加考究,发现王维的感情生活并不顺利,晚年独居,清寡淡然,是他一生也是他的诗词写照:“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什么是诗?杜甫说人人都会写诗,可是为什么他们念诗我会哭呢?我们的文化里面感谢这些诗人的出现。

近期看了《消失的她》、《我爱你》、《长安三万里》,可是只有《长安》是我非要写影评不可的。


长安三万里(2023)

又名:Chang An

上映日期:2023-07-08(中国大陆)片长:168分钟

主演:杨天翔 凌振赫 吴俊全 宣晓鸣 卢力峰 孙路路 刘校妤 路熙 

导演:谢君伟 邹靖 

长安三万里的影评

rrsj
rrsj • 好看的
rrsj
rrsj • 好看的
367
367 • 20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