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红三色:自由、平等、博爱。通过爱情和婚姻及其缺失与重建,讲述现代社会重要价值理念的显现或实现,可谓大胆而冒险。
三部曲风格迥异。《蓝》是压抑的、诉诸听觉,看起来最晦涩;《白》是荒诞的、诉诸触觉,看起来最简明;而《红》是深沉的、诉诸视觉,看起来最温暖。
没有自由就没有平等,而平等之后才有博爱。自由总是陷入悖论(影片中重生乃是借延续过去来超越过去),平等建基于力量平衡(影片中语言和性的隐喻),唯有博爱带来了拯救,虽然人性的善良单纯中不免带有哀伤与无助(影片中定格的女主侧颜与红色救生服背景)。
真实一直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未必知晓,也无法施展我们的同情心。悲伤的事情一再重演。但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奇特的联结,当我们彼此遇到、一步步接触、互相了解也互相理解后,那些最初的误会渐渐消除,彼此给予关心、给予力量,这是温暖的博爱。人性的光辉一步步照亮生活中最琐碎最丑恶最痛苦的角落,蓝白红的主角们都在海难中幸存,这是导演最终不再压抑的激情与言说:正如那位三部曲中都出现的垃圾桶边的老太太,终于得到陌生人的关爱与帮助。
自由平等博爱如果只停留在概念层面,它们必然是空洞甚至无聊的。现实生活如果只处于混沌而不自觉的状态,它们必然无法得到意义。唯有如海水一般的生活,才不需要我们刻意去分离盐的成分,因为生活已经是理念的实现、理念本身。
导演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理解富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对此自然可以见仁见智。尽管明晰的界定与冷静的反思有助于人清醒地把握可能性或限度,但人性的价值从来无法通过争论自行到来,因为它们就是每个人在最日常的生活中,做出的选择、坚守与救赎。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Trois couleurs: Rouge(1994)

又名:红 / 红色情深(台) / 三色之红色篇 / 三色:红 / 红色 / Three Colors: Red

上映日期:1994-05-12(戛纳电影节) / 1994-05-27(波兰) / 1994-09-14(法国)片长:99分钟

主演:伊莲娜·雅各布 让-路易·特兰蒂尼昂 弗雷德里奎·费德 让-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编剧: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克日什托夫·皮耶谢维茨 Krzysztof Piesiewicz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