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海滨小镇,有这样一位女孩。她经常一个人在公园和海边闲逛,会趴在地上和猫咪讲话,会吃着棒棒糖荡秋千。她的脸上总是挂着云淡风轻的微笑。
她叫千寻,曾经在风月场所工作,如今在一家便当店打工。
故事围绕着千寻和她身边的人物展开。他们中有流浪许久没有名字的老人,有对生活感到窒息的女高中生久仁子,有出身单亲家庭的男孩小诚,还有风月场所的前同事巴吉尔。他们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年纪,和不同的经历,但都处于社会和家庭的边缘,是内心孤独的个体。
千寻的出现像一束光照亮了她周围的人,把他们聚集到一起,让他们燃起生活的希望。
这听起来,是不是一个非常治愈的故事?但在故事的最后,当这些因为千寻而相识的人在天台第一次聚会时,故事的主人公却选择了悄然离开。
便当店老板娘多惠敏锐地察觉了千寻的离开,据她说,是因为那种「孤独的氛围」突然消失了。她打电话给千寻,希望她能够留下落地生根。因为她觉得,千寻「不管去哪里,都会有一种孤独感」。但最终,千寻还是离开了。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那个缓解别人孤独的人,往往有着最深的孤独。但同时,影片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的视角,让我们在偶尔「沉在水底」的时候,能找到浮出水面的方法。
孤独不是特例,它存在于每个人心中。
影片的第一幕,千寻穿着白色的裤子趴在地上,热情地和「猫夫人」打招呼。这个行为很反常,趴在地上不会弄脏裤子吗?和流浪猫亲密接触不怕寄生虫吗?
但她后面的行为,更加显示出她的不同常人的思维。
有一天,她在海边闲逛,发现了一个被儿童欺负的老人。她赶跑了儿童,把自己的便当分给老人,然后带老人回家给他洗了个澡。
影片中的老人,很像一只流浪猫。他在影片中,虽然是以流浪者的身份出现,但还是以比较体面整洁的形象出场。他在影片中没有说过一句话,也从未表达过任何诉求,可以看作是社会的「隐形人」。包括在他预感到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他也是选择像猫一样找了个人迹罕至的角落,走完了人生的终章。
在老人消失后的几天,千寻带着便当,像找猫一样找老人,最终在一片隐藏在居民区的荒地找到了老人的尸体。她没有选择报警,而是选择将老人埋在了林中。
千寻对老人的行为,远远超出一个陌生人对另一个陌生人的关怀。我想,流浪的老人一定在某种层面触动了她,也许是因为他们在社会上同样边缘,也许是因为他们在心灵深处同样孤独。随着故事的发展,千寻还遇到了很多类似的人,他们都不擅长处理「关系」,因此内心有所封闭,所以孤独不是特例,而是一种普遍的状态。
那些不愉快的事,只不过是生活的一颗梅子。
千寻在第一次给老人带便当时,曾经说道,「我喜欢便当里的梅子,它咸的让你不知所措,让其他东西的味道更好了。」
我很喜欢这句话,它很有力量。
对于千寻而言,生活无疑是不顺利的。从千寻的回忆中来看,她出生于一个缺乏父母关爱的家庭。长大后,她选择进入了风俗行业,但因为这段经历,即使转行后也还是需要面对男人的调戏和他人的审视。但她好像一直挂着一抹云淡风轻的微笑,积极地过着每一天的生活。
如何看待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其实很大程度能够反应她对生活的态度。对于千寻来说,这些经历就是她生活中的「梅子」,虽然有时候会让她狼狈,但却能让她更加珍视生活中的闪光。在千寻小时候一个人被关在门外时,她遇到了大千寻牵起她的手;长大后下雨天肚子饿时,遇到便当店老板娘多惠免费送给她一份炸鸡。
人的经历,不论好坏,都是只是生活的不同体验。那些不好的经历没有人会想要,但当它确确实实发生了,我们可以告诉自己,那只是一颗梅子啊。
人生无法重来,现在的你就是最好的样子。
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千寻从医院接回便当店老板娘多惠,来了一次海边「私奔」之旅。在车上,二人互敞心扉,千寻第一次向别人袒露对母亲死亡的看法,她说,「如果你是我的妈妈就好了。」很显然,她对原生家庭缺失的母爱是怀有期待的,但多惠并没有立马安慰她,而是说了一句,
「你不会变得比现在更好,我很喜欢现在你的样子。」
过去是不会改变的,接收当下的自己,才是最好的解脱。
我们的生活,其实有很多遗憾。在回忆往事时,总会有很多if从句冒出来,「如果怎么怎么样,那就好了。」但这么想,并不会让处境变得更好,因为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接受自己的现状,并且喜欢自己,也许是真正能够改变处境的开始。
来自同一个星球的人,总有一天会遇见。
千寻在帮助流浪汉后,跟着他来到了一个秘密基地。这里的陈设类似于「家」,有家具、书桌和一排书架,但确是「废弃的家」,因为隐藏于一幢荒废的大楼。
这里原本只有一个有社交障碍的女高中生逃学经常会来,后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千寻第一次来这里时,从书架上拿起一本漫画书——《奔向地球》。
女高中生久仁子是继千寻后加入这个秘密基地的第四人,她生活在一个家境优渥,但却氛围窒息的家庭中。她告诉千寻自己有个营养师妈妈,但她觉得, 「和某些人一起吃饭会让饭更难吃。」
但千寻告诉她,「我们都来自不同的星球,难怪无法理解彼此」,「但来自同一个星球的人,一定存在于世界的某个地方,总有一天会遇见他们的。」
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总会有和我们类似的人,他们能够懂得我们想要表达的,也愿意倾听我们内心的孤独。
孤独是一种普遍的状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如何与孤独相处。承认它、接受它,并且相信我们能够遇到那个和我们灵魂共鸣的人存在,也许是这部电影给我们的一点点提示。
舒展一些,人生无非起伏、无非经历。就像金鱼一样,累了睡在池底,醒了又重新开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