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0-19

钛:急切且矛盾的一场猎奇秀


就只简单说几句吧,毕竟也不是好评…

10月9号看了《钛》的英国首映场。当时试图回想起另一部影片,但怎么也记不起是什么片,过了好几天才猛然想起来,是《男孩不哭》。区别在于《钛》非常狡猾的把一个本该严肃对待的社会议题仅仅当作极为猎奇的质料且作为拐点来转折追逃情节,而事实上在追逃情节真正展开之前(即林顿出场之前)都是废戏,都是泛滥的、无节制的、重复且无意义的影像挑衅,这还包括了离谱到家的car fuck (全片最猎奇的段落),当然还比如像开场不久的那个斯坦尼康长镜头被赋予的唯一恰当的含义却是“游览”作为奇观的女性,仍作为欲望的对象,并没有改写凝视的主客体位置关系,难道只因是出自女性导演之手就有了合法性吗?那这要是来自一位男性导演不就早被骂死了?而这一切反打在观众脸上居然就形成了“惊叹词”。说回借用变性(《钛》实则是一种“变形”)只是一种投机取巧的伎俩罢了。《钛》选择用追逃情节(事件中枢)上的最大转折(保守性别秘密)来制造所谓的“性别对话”,这可一点也不坦率。《男孩不哭》除了极其突出的表演外虽没有特别多的亮点,但至少它是极度真诚的。

显然《钛》的制作水准更高,但整体不如《生吃》。个人更倾向于把它看作一部怪兽片。当时戛纳前方有人说到这片是无法被归类、无法被定义的,当然不会是这样,因为如今早已是复合类型片横行制霸的时代了,所以即使是类型流变,甚至是类型反转也都不足为奇,更不是本片首创的。影片并不具备颠覆性的“个人”风格,第一参照系可以追溯到法国新极端主义,这只是一种风格的轮回,却无法再掀起任何波澜。前半部分持续的景观式生理击刺与重复的创伤性局部影像落实到具体的构成意义上都缺少正当依据。导演一边为集体观影仪式精心打造了一出漂浮的奇观影像霸权,一边又不愿牺牲影像的视觉美感(但是另一方面人工打光的痕迹那么重,很多时候花哨的布光甚至是穿帮)。本片的灵感来源(原始素材)基本就是柯南伯格的Crash,但却是肉眼可视的差距。我觉得只要见识过柯南伯格(特别是Crash)以及法国新极端主义(德尼、加斯帕诺等)的人都不应该跪倒在这部《钛》的面前。它终归只是一场无比猎奇的show,急切又矛盾的想证明其怪异、反常和不可测。这两星是分别给两位主演的,何等的付出!


钛Titane(2021)

又名:变钛(港)

上映日期:2021-07-13(戛纳电影节) / 2021-07-14(法国) / 2021-10-19(美国网络)片长:108分钟

主演:阿加莎·罗塞勒 文森特·林顿 加朗斯·马里利埃 贝特朗·波尼 

导演:朱利亚·迪库诺 编剧:朱利亚·迪库诺 Julia Ducournau

钛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