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內臟脂肪的危害
儘管外表看不出來,但你的肝臟、胃、腎臟可能都被脂肪包圍,這種內臟脂肪和一般脂肪並不一樣,會釋放物質危害心臟周圍的動脈,增加罹癌的機率,在肝臟附近的脂肪甚至會進入器官影響清除胰島素,引發2型糖尿病。雖然危害甚鉅,但只要開始進行節食或減肥,這類脂肪將會最先被減少掉。以下將整理紀錄片中幾個原則,透過科學化實驗方式你可以把握要點:

Do not skip meals 請不要減少正餐次數
Michael連續兩天早晨進行測試,一天吃過早餐、一天並未進食,發現到
肚子飽時,大腦對於披薩及沙拉都呈現低反應(Reaction low)
當胃被清空或縮小會引發腦部釋放物質,促發飢餓感
飢餓時看見披薩*(高卡食物)卻會產生巨大反應,更容易攝取高卡路里
Use smaller plates 請使用較小的餐具
12吋盤子換成10吋,將減少22%熱量攝取
食用相同種類的食物,但選擇較低卡的。例如喝咖啡時,以黑咖啡(9大卡)取代卡布奇諾(120大卡),生菜沙拉不要加入太多美乃滋或醬料,會有效減少50%熱量攝取。總而言之,就是好吃的食物理所當然高熱量
紀錄片觀點是,透過在電影院發放不同尺寸的爆米花實驗,觀影的人即使吃飽了仍然會想把它吃完,不知不覺吃下過多,所以只需要日常稍微注意份量和內容物選擇就可以減少攝取卡路里,不需要強迫自己一下子變成小鳥胃。
Metabolism 難道是新陳代謝問題?
很多人將減肥不成功歸咎於新陳代謝比別人差,紀錄片中邀情一位注重健康飲食、每天計算卡路里卻瘦不下來的胖胖女士進行檢測,透過她吸收氧氣及呼出二氧化碳去計算消耗熱量,結果與一般人無異,證明了並不是身體的問題。那過程中到底哪裡出差錯?
Count your calories誠實計算你的卡路里
於是胖胖女士被要求展開為期9天的實驗,前4天透過錄影、後5天文字紀錄,而為了準確計算熱量,她被要求另外飲用特別標紀的水,並留下尿樣檢查:
根據紀錄計算,她每天攝取熱量約為1100大卡
然而尿液檢查發現,她實際攝取應該是3000大卡/天
影像紀錄遺漏60%的熱量,文字紀錄也同樣漏掉43%
胖胖女士遠吃超過身體所需的食量,也因此多出來的熱量會轉化儲存,結果讓我非常驚訝,這也是在多數人的減肥計畫往往會犯下這個錯誤─高估了正餐,低估小零食、飲料、醬汁及沙拉水果(所謂的healthy food)帶來的累積熱量。所以,請好好正視隨手放進嘴巴的東西
More protein增加蛋白質比例
這點和下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需要騙過大腦、避免引發肌餓感。紀錄片讓飲食專家為三位油漆工製作早餐,但在內容物上稍稍做了調整,請注意:
三份早餐幾乎沒有差別,只有配料和飲品略調整
調整的是比例,分別為多10%碳水化合物、10%脂質、10%蛋白質
強調!三份熱量完全一樣
發現增加10%蛋白質的實驗者,將會更耐餓,這是因為蛋白質會觸發酪酪肽(PYY)的製造,而PYY可以讓大腦中產生飽足感。
Soup food 流質食物
第一點提過胃清空或縮小會引發飢餓感,紀錄片以兩組人員食用午餐的差異呈現,熱量相同,關鍵在於A組為一般午飯+一杯水,而B組卻將水和食物打入果汁機作成羹湯,透過飯後及隔2小時的B超檢測胃部情況:
兩組人員在飯後檢測,胃部都充滿食物
2小時後A組胃部縮小一半,因為水只是讓它暫時膨脹、一下子就排掉,只留下體積小的食物消化;B組仍然充滿食物
4小時後B組因為水和食物混合,仍然維持一定體積及滿足感,而A消化乾淨
Wider Choice V.S Overeating 選擇多樣化的危害
透過相同口味的糖果實驗,彩色視覺的軟糖會先被拿光、單一色卻仍有剩下。而這個結果是來自人類進化後仍留下的習性:以前人們需要四處尋找食物,現在的人依然在追求食物多樣性variety,琳瑯滿目的自助餐其實會讓你攝取比平常多30%的熱量
Dairy benefits 乳製品的優點
相較於東方社會,西方對於乳酪等食物情有獨鍾,雖然出於卡路里的考量會提倡少食用,但實驗發現這些Dairy food其實對身體別有益處。紀錄片讓一位牧場主人在兩周的相同時間吃一樣的餐點(第一周星期二中餐吃義大利麵、第二周的星期二中午也吃一樣的食物)。唯一不同是在第二周飯後加入牛奶或其他乳製品,結果雖然食用熱量相同、但排出來的脂肪增加50%。這是因為─鈣質,鈣質會和脂肪分子結合,結合後的物質因為無法被身體吸收將會排出,有助於消化脂肪。
Fat keeps burning more after exercise 持續燃燒脂肪
最讓我驚喜的一點!Michael在跑步機上以中低強度慢跑了一個半小時,檢測發現只消耗161卡和19克的脂肪,運動似乎沒有對減脂產生太大的效果。然而隔天讓他再次測試新陳代謝率(期間都沒有運動),卻發現短短時間就消耗49克脂肪,而這情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原理稱作─後續燃燒(fat burning after)。
運動時會消耗碳水化合物,而在消耗完後會被迫選擇脂質作為動力來源,不管是在站立或是睡眠等靜態活動仍然持續進行燃燒,因此,在運動完後反而會燃燒更多脂肪。
Keep moving 保持活動
日常生活中盡量不要久坐,最少一個小時要起來走一次,多以行走代替靜止狀態,一點小活動就可以讓心跳加快、消耗增加,不知不覺一天就會多消耗200卡,這點的原理在另一部紀錄片鍛煉的真相可以窺見。

BBC減肥減脂鍛煉三部曲的第一部
作為新手入門是很好的參考方向,但我個人更喜歡另外兩部,理論與實踐結合,都非常好看!

瘦身十律10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Losing Weight(2009)

又名:关于减肥你应该知道的十件事 / 瘦身10律

上映日期:2009-05-27片长:59分钟

主演:迈克尔·莫斯利 

导演:Chris Salt 

瘦身十律的影评

Esther
Esther •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