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的哥谭市冷风习习。垃圾处理大罢工到了第十八天,路边的垃圾袋堆积如山,市民怨声载道。亚瑟坐在化妆镜前,在脸上涂抹着白粉底,戴上绿色假发,粘上红鼻子,画上小丑特有的大红嘴巴。所谓人穷志短,他无睱抱怨天气寒冷、垃圾成堆,能赚到微薄的薪水已是最大的愿望。
亚瑟在笑哈哈小丑出租公司上班,每天完成公司分派的工作。今天去的是一家清仓关门的乐器行,他卖力的舞弄着广告牌,得到的只有行人的冷漠和嘲笑。几个小混混盯上了亚瑟,夺下广告牌就跑。广告牌是属于店家的财产,亚瑟赶忙追过去,险些被过往车辆撞倒。追入小巷,小混混就在前面。突然,躲在转角的一个小混混挥起广告牌,正中亚瑟面门。广告牌四分五裂,亚瑟也倒在冷冰的地面。小混混们围上前拳打脚踢,在欺负弱者的暴行中,寻找到那一点点优越感。
下了班的亚瑟褪去小丑妆,来到卫生局社工处,坐在椅子上笑得前俯后仰。社工对此早已见怪不怪,亚瑟小时候遭遇过脑外伤,时常会无法自制的暴发出狂笑。等笑声停止,社工一声叹息。现在经济形势不佳,工作难找,哪还有新工作给亚瑟。
亚瑟曾进过精神病院,按医嘱要写日记,定期查看日记也就成了社工工作内容之一。亚瑟不情愿的递上日记本,那里面记录着他很多的想法和段子。他坚信总有一天,自己会成为脱口秀演员,只要脑袋里冒出一个好笑的段子,就会记录下来。
社工随手翻看了几页,尽是些不知所云的涂鸦。从不多的文字里可以看出,亚瑟的思想很消极,有点自杀倾向。虽然每个星期都要来这里报到,但总比被关在医院里强。亚瑟想加大药量,社工拒绝了他的要求。如果服用七种抗抑郁药都没用,那服什么都不会有用。
亚瑟沮丧的坐公交车回家,前排的小男孩扭头看着他下巴残留的白粉底。一时兴起,亚瑟做起鬼脸,逗得孩子咯咯直笑,孩子的母亲却不高兴了。亚瑟想解释,也被粗暴的打断。这时,亚瑟又控制不住,神经质的大笑。在乘客惊愕的目光中,他递上一张卡片,上面写明了自己的症状和病因,以免产生误会。
下了车,亚瑟无精打采的走进药店。领好这周的药,他一步一步登上长长的台阶,走进破烂不堪的公寓楼。照例看了看邮箱,还是空空如也。回到家,刚进门,母亲潘妮就急着打听是否有邮件。亚瑟不明白,母亲为什么执意要给亿万富翁托马斯·韦恩写信。就算是三十年前为韦恩家族工作过,人家也不可能抽时间回她的信。何况托马斯正忙于竞选市长,说不定连邮件都不会看。
服过药,为母亲做好晚餐,然后就是每天最开心的时光,陪母亲看《默里·富兰克林现场秀》。每期节目,主持人默里都会用幽默风趣的方式采访嘉宾。亚瑟眼着屏幕,幻想自己就在演播室现场充当观众演员。当心中的偶像默里进场时,他忍不住大喊了声“我爱你”,引来全场暴笑。黙里忍俊不禁,邀请他到台前。站在摄像机前,听到观众热烈的掌声,亚瑟享受着被人重视的感觉。
第二天,亚瑟坐在员工室的长椅上,后背的瘀青还未褪去。同事兰德尔给了他一个纸袋,里面有把左轮手枪。哥谭市早已不再安全,没有东西防身,迟早会被人抢走一切。实际上,亚瑟的精神状态不允许他持有枪支。可只要兰德尔不说,谁又会在意呢。
刚谢过兰德尔,侏儒盖瑞就通知亚瑟去经理办公室。兰德尔又在拿盖瑞的身高开玩笑,亚瑟怪笑着穿好衬衫,走出员工室。老板霍伊特对亚瑟昨天的表现很不满意,乐器行投诉他工作到一半就没了踪影,连广告牌都不归还。霍伊特不相信小混混会打劫广告牌,更懒得去想亚瑟私藏广告牌有何用,反正不归还广告牌就从工资里扣。亚瑟满腔的委屈和怒火只能发泄在无人处理的垃圾袋上。等平静下来,生活还得照旧。
过了一周,又是见社工,领药,回家。刚进电梯间,就听到身后有人在喊。亚瑟赶忙挡住电梯门,住同一楼层的单亲妈妈索菲和她的女儿琪琪快步跑进电梯。琪琪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索菲脸上带着无奈的表情看着亚瑟,用手做出手枪的样子,对自己脑袋比划了一下,然后嫣然一笑。亚瑟觉得,全世界只有索菲能理解他的幽默,也愿意分享幽默。
索菲住在走廊的另一头。目送她进屋后,亚瑟回家,再次扑灭母亲收到回信的幻想。潘妮总认为托马斯会回信,起码会给他们一点钱,摆脱这种贫穷的日子。也许带着这种梦想,晚上会睡得香一点吧。
服侍好母亲上床休息,亚瑟独自坐在沙发上。电视里播放着歌舞剧,他无心观看,手里不停摆弄着兰德尔给他的手枪。那种有枪在手感觉让他有了种自信,和着电视里的音乐翩翩起舞,好像自己成为世界的焦点。可乐极生悲,手枪走火,在墙上射出了一个洞。枪声还惊醒了母亲,亚瑟忙调大电视音量,就说是在看枪战片,才蒙混过去。
天亮后,亚瑟偷偷跟着索菲,看着她送女儿上学,再乘地铁上班。等索菲安全的进了公司大门,亚瑟才来到俱乐部,找了个空位坐下。台上的脱口秀演员讲着笑话,台下听众时不时发出笑声。亚瑟没有注意笑话的内容,只是随着其他听众的反应,附和着发出几声怪笑。他关注的是演员的台型、举止,认真记在日记上。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理论。
晚上,索菲按响了门铃。白天的时候,她就察觉有人跟踪。不过她并不介意,还被亚瑟的幽默逗得开怀大笑。亚瑟趁热打铁,邀请她观看自己的脱口秀选秀。索菲欣然应允,亚瑟感觉自己的春天就要来了。
亚瑟穿上小丑的行头,在医院儿童病房里载歌载舞,为孩子们带去欢乐。正跳得起劲,只听到一声清脆的声音,手枪从裤兜里掉到了地上。亚瑟手慌脚乱的捡起枪,虽然尽量表现得像是演出中的一环,可还是被医院投诉。老板霍伊特本就在气头上,兰德尔为了自保又谎称亚瑟曾向他打听过买枪的事。于是,霍伊特二话不说,开除了亚瑟。
亚瑟落寞的坐在地铁车厢里,脸上的小丑妆都没擦去。失去了工作,日后的生活更不敢想象。此时已是深夜,乘客稀少。亚瑟听到车厢里传来嬉笑声,三个西装笔挺的家伙,正在骚扰一名单身女乘客。看那三人的模样,就知道是华尔街的精英份子。这些收入丰厚的家伙竟然也会做出类似流氓的举动,亚瑟突然爆发出一阵狂笑。
笑声救了女乘客,却惹恼了那三人。亚瑟来不及拿出卡片,就被按倒在地,饱受老拳。情急之下,亚瑟想都没想就掏出手枪。一人被爆头,一人胸口连中两枪,剩下一人拖着中弹的伤腿逃进空荡荡的车站,大喊救命。亚瑟脑袋里一片空白,踩着流淌的血迹追上前,疯了似得连连抠动扳机,直到打光所有子弹。
亚瑟一口气跑出车站,漫无目的的逃到公园卫生间,躲在门后喘着粗气。冷静下来后,他的脑中响起了旋律。跟随着这道旋律,翩翩起舞,亚瑟内心感受到从没有过的宁静。似乎这才是他的生活,从杀戮中找到人生的自信。当晚,亚瑟就向索菲表白,获得期待已久的爱情。
第二天,地铁枪杀案上了各大媒体头条。杀人的小丑到底是谁,有何动机,众说纷纭。亚瑟听着同事们的讨论,一声不吭收拾着自己的物品。只有盖瑞对亚瑟的遭遇表示遗憾,其他人都拿亚瑟当个笑话。尤其是兰德尔,死活不承认自己与那把手枪有关。亚瑟也不想多争辩,拎起东西摔门而去。
以托马斯为代表的城市精英层,对地铁枪杀案的凶手表示谴责。与之相反,更多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却站在“小丑”的一边,仇富情绪高涨。电视上,托马斯接受采访时,把凶手说成是对成功人士的嫉妒,才不敢以真面目示人。这让亚瑟即愤怒,又无奈。真理都掌握在富人手里,穷人就算被诬陷也无力反抗。
祸不单行,政府消减预算,社工处被取消。没有处方,就拿不到药。亚瑟为了生计,到俱乐部参加选秀。可没有了药物,他的狂笑就更难控制。上了台,自己先笑得前仰后合,气都喘不过来。好不容易抑制住笑声,他讲的笑话,也只有台下的索菲能懂。索菲就像是亚瑟的灵魂伴侣,几乎是心灵相通。她是亚瑟灰暗生活中,仅有的一丝阳光。
选秀结束后,二人约会到很晚才回家。亚瑟进屋,看到母亲坐在沙发上昏昏欲睡,电视里播放的《默里·富兰克林现场秀》刚结束。亚瑟扶着母亲上床休息,潘妮嘴里嘟囔着叫他明天把桌上的信寄出去。
茶几上放着一封寄给托马斯·韦恩的信,封口的胶水未干。亚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拆开信封,发现一个惊天秘密。母亲和托马斯有过一段恋情,自己就是这段爱情的产物。为了托马斯的名声,潘妮签了保密协议,不得对任何人提及此事。
整个世界就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亚瑟没想到自己在一夜之间找到了父亲。他一大早就乘坐地铁,来到郊外的韦恩大宅。透过围墙,他看到草地树屋里,有个孤单的孩子,那是托马斯的儿子布鲁斯。亚瑟看得出布鲁斯并不快乐,而他的工作就是给人们带来快乐。
亚瑟粘上红鼻子,摇摇晃晃走到大门前。布鲁斯也好奇的跟过来,看着亚瑟表情夸张的拿着魔术棒表演,脸上却始终没有笑容。亚瑟不明白,衣食无忧的布鲁斯为什么同样没有快乐。他跪在大门前,双手穿过铁门,抚摸着布鲁斯的脸。
管家阿尔弗雷德赶过来,制止了亚瑟。报上自己的姓名后,亚瑟看到阿尔弗雷德神情有变,更加确定自己就是托马斯的儿子,是布鲁斯同父异母的哥哥。但阿尔弗雷德不为所动,坚称潘妮有妄想症。亚瑟一时气不过,狠狠掐住阿尔弗雷德的脖颈。当看到布鲁斯惊恐的双眼后,他放弃了,撒腿就跑。
亚瑟的人生就像是连续不断的失落,永远没有尽头。从韦恩大宅回来,在公寓楼下,亚瑟就看到警灯闪烁,母亲出事了。潘妮因脑出血,送进急救室抢救。亚瑟坐在医院外的长椅上,一根又一根抽着烟。偏在这个时候,哥谭警局的盖瑞蒂警探和伯克警探找了来,调查地铁枪杀案。他们因为找不到亚瑟,才会拜访潘妮。问话期间,潘妮情绪失控,摔倒在地,两位警探才叫了救护车。
警探已从霍伊特那了解到,案发当天,亚瑟被开除,身上还带有枪支。亚瑟仍是那句话,手枪只是道具,是表演中特意安排的环节。说完这两句,他就以照顾母亲为由,匆忙回到病房。潘妮仍昏迷不醒,索菲整夜陪在亚瑟的身边。病房的电视上播放着潘妮最喜欢的《默里·富兰克林现场搬》,这次默里一开场就调侃了一段视频,正是亚瑟在俱乐部选秀时的表演。亚瑟自认是人生中最成功的演出,在默里的眼着却是一文不值,还把亚瑟看成了不自量力的小丑。
亚瑟再次受到打击,可因他而起的城市骚乱却越演越烈。几周以来,市民中的愤怒和怨恨几近爆发。抗议者扮成小丑,占领街道,举着对抗城市精英的牌子。他们策划多起示威活动,包括明晚将在韦恩大宅慈善活动门外的大型集会。
当晚,哥谭市电影院首映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托马斯应邀出席。亚瑟混在影院外的示威人群中,趁着发生警民冲突时,跃过警戒线,从后门进入影城。找了件领票员的衣服换上,没人注意到他这样的小人物。卓别林在片中演绎小人物的艰辛,讽刺的是,为之鼓掌的却都是衣着光鲜的白领精英。
亚瑟看见包厢内的托马斯起身,他便跟到卫生间。而这次面对面的父子相认,给亚瑟又一次沉重的打击。托马斯否认自己与潘妮有过恋情,更不承认亚瑟是自己的孩子。根据托马斯回忆,亚瑟甚至不是潘妮所生,他是潘妮在韦恩集团工作期间领养的孩子。之后,潘妮被关进阿卡姆州立医院,因此失去工作。
亚瑟没奢望过托马斯的财产,只想得到一个父亲的拥抱。即便是这样小小的要求,也被无情的拒绝。他不知道谁在说谎,不由自主的爆发出狂笑。托马斯怒了,一拳揍在亚瑟的鼻梁上,警告他不许再靠近布鲁斯。
自己的身世成谜,警察又纠缠不清,亚瑟真想找个地方躲起来,远离这些烦恼。令亚瑟意外的事发生了,默里工作室打来电话。因那段选秀视频得到观众不少好评,所以默里先生打算邀请亚瑟,做一次访谈节目。亚瑟自然不想错过机会,他有个大胆的计划,要在节目上表演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恶作剧。
时间定在下周四晚间,亚瑟还有充足的时间做另一件事,去一趟阿卡姆州立医院。医院戒备森严,连前台都装有铁丝网。医院收治的病人大多是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给人阴森恐怖的感觉。
工作人员花了很长时间,才从地下室找到潘妮三十年前的病历。结论上注明潘妮患有妄想性精神病以及自恋型人格障碍,被送进医院的罪名是危害自己的孩子。刚说到这,工作人员狐疑的抬头看了一眼亚瑟,突然要求亚瑟填写申请表后再查阅病历,或者由潘妮本人来调阅。
答案就在眼前却看不到,亚瑟不顾一切的夺走病历资料,拔脚就跑。逃到无人的楼梯间,他打开文件夹,仔细阅读。里面除了潘妮的诊断报告,还夹有一份儿童领养申请表,表明潘妮的确领养过一名弃婴。而她坐视前男友虐待养子,导致养子被人发现时,浑身瘀青,头部已受重创。潘妮因此被送进阿卡姆医院,但仍固执的认为养子是她与托马斯的孩子。
自己的生活原来就是个谎言,亚瑟在大雨中,一步步走回公寓,要让冰冷的雨水浇醒自己。潘妮的家变得那么陌生,他走向走廊另一头,开门进屋,坐在沙发上。屋里的索菲大惊失色,不明白这个怪异的邻居为何进入自己家,恳请他离开。
亚瑟这才明白,与索菲的爱情只是存在于幻想之中。所有事情都是假的,他回到潘妮的公寓,彻夜长笑。泪水在笑声中,滑过苍白的面庞。是潘妮给了他这样的生活,既然如此,那就让这样的生活终结。
亚瑟先到医院,用枕头活活捂死潘妮。随后,他回到家。穿上最喜爱的绪红色西装,想好如何与默里对话,如何在观众面前开枪打爆自己的脑袋,怎样让这个过程更具有喜剧色彩。全部计划好后,亚瑟把头发染成绿色。他不再需要绿色的假头套,在现实生活中,他就是个小丑。
到了周四,亚瑟在脸上涂抹白色粉底,准备好今晚的表演。这时,门铃响起,兰德尔和盖瑞站在门外。把他们让进屋,盖瑞带来了一瓶酒,是慰问亚瑟丧母的礼物。不过亚瑟已不需要酒精的安慰,现在的他没有药物的控制,已经超脱物外,看穿了一切。
兰德尔另有来意。警察去过笑哈哈很多次,调查地铁枪杀案。他想知道亚瑟对警察说了什么,大家说法保持一致,免得因为那把枪惹上麻烦。亚瑟一声狂笑,抓起剪刀扎进兰德尔的脖颈。血花喷洒在他苍白的脸上,一种杀人后的快意涌上心头,亚瑟又感觉到了久违的宁静。
盖瑞是同事中唯一没有欺负过亚瑟的人,亚瑟也不忍伤害他。虽然盖瑞吓得屁滚尿流,夺路而逃,亚瑟还不忘提醒他观看晚上的《默里·富兰克林现场秀》。
化好小丑妆,亚瑟在幻想出来的旋律中手舞足蹈,走出公寓楼。整个世界变得疯疯癫癫,就像亚瑟曾经的生活。亚瑟享受着这一刻,好像整个世界都在围绕着他旋转,直到被两个人打断。又是盖瑞蒂和伯克两个讨厌鬼,亚瑟一路狂奔,逃进地铁站。
地铁里挤满了前往市政厅示威的人群,个个都化着小丑妆或者戴着小丑面具。两名警探亮明身份,粗暴的检查车厢里每个人。亚瑟有意引发斗殴,狭小的车厢里瞬间失控。盖瑞蒂掏出手枪,没想到在混乱中走火。小丑们一拥而上,痛殴盖瑞蒂和伯克。赶来支援的警察引发更大规模的暴动,全城陷入混乱。
亚瑟坐在电视台的化妆间,看着电视上播报的新闻,哈哈大笑。等到进了演播室现场,他抱起上一名嘉宾丽萨医生一通狂吻,让在场的所有人目瞪口呆。主持人默里也不得不承认,节目开播至今,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出场。
默里先从亚瑟的这身小丑打扮开始,确认亚瑟并不是像外面那些人一样,在表达政治诉求,然后就到了亚瑟排练了很久的表演阶段。默里不愧为优秀的主持人,妙语连珠,总能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他的身上,可这次他找错了人。
亚瑟在摄像机前,承认在地铁上枪杀了三个人。是体制制造了那三个吸食穷人血液过活的人渣,是体制决定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默里为那三个精英鸣不平,却不理会更多死于贫困的底层民众。没人关心他们,没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现在亚瑟不会再默默忍受,要改变这个制度,就先从默里开始。招惹了一个被社会鄙视,被社会抛弃的小人物的下场,就是自食其果。亚瑟拔出手枪,对准默里的脑袋。枪响过后,鲜血飞溅在演播室墙上。
其他电视台都播发了默里身亡的爆炸新闻。亚瑟被警察从演播室带走,前往警局的路上,只见火光冲天,抗议人群点燃路边的车辆,为亚瑟呐喊。一辆救护车拦腰撞上警车,从救护车上下来一名小丑,众人合力将亚瑟抬出警车。
亚瑟站在警车的引擎盖上,和着自己脑袋里的旋律舞动着胳膊,接受着来自人们的欢呼。他终于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也明白了如何得到无法抵抗的力量。而这次暴动也影响了另一个人的命运,布鲁斯亲眼目睹父母被害。小丑和蝙蝠侠注定将成为宿敌,为各自的信念而战。